张忠与郑和出了东暖阁后便相互作别,因为郑和曾做过内官监太监,对于宫中十分熟悉,多年没有归京,他也要去见一见以前的宫中旧人。
张忠出东华门不远,便来到紧挨着皇城的棋盘街。
棋盘街乃是京城里第一等繁华之地,四围列肆、百货云集。
有一首诗单道棋盘街的繁华:“棋盘街阔静无尘,百货初收百戏陈。向夜月明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
“卖春帖了,名家手笔,寓意吉祥!”
不远处一家店铺伙计正卖力吆喝道。
张忠好奇的看了过去,瞥了一眼,心中暗道“这不就是春联嘛!”
其实明朝的春帖除了自己手书或请人手书之外,有些商家已经开始印制出卖。
“如今都腊月底,的确是要过年了。”张忠这才恍然。
想到此处,张忠不由加快了脚步向英国公府走去。
刚进入英国公府所在的春华胡同,张忠便听“砰”的一声,不由停住了脚步。
便见胡同交错的地方,几个总角孩童正在点燃炮竹,而这声音便来自于此。
张忠看了会,不由会心一笑,只见孩童点燃引线后,炮竹还在地上旋转了几圈,这才炸响。
其实明朝此时的烟花种类繁多,诸如:
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
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
张忠见此情景不由想起自己前世小时候也是十分喜欢玩炮竹的。
他记得玩的入门鞭炮便是摔炮,玩法简单,只要摔就行。
当年用脚踩,放凳子下坐,扔街上吓路人这样的坏事没少做....
后来诸如三到五响的划炮;造型像火箭,点燃时有很尖锐的声音,咻的一声窜的老远,东奔西窜完全找不到踪迹的窜天猴......都是他比较喜欢的。
张忠从回忆里清醒过来,迈着轻快的步子进入了英国公府。
......
英国公府绛云院:
“伯爷,今日正月初一,是要拜神祭祖的,你赶快起床吧!”蓉儿看着赖床的张忠不由苦笑催促道。
“昨日守岁太晚了,我再睡会。”张忠嘟囔道。
“伯爷,国公爷那边已经催过了,你实在困的话,还是祭祖后再回来休息吧!”蓉儿见状不由急了几分。
“哎!”
张忠见蓉儿急的额头上冒汗,不由叹气坐了起来。
很快张忠便在蓉儿的服侍下洗漱完毕。
“你头上戴的是什么”张忠看蓉儿头上用金箔纸折成的蝴蝶形状的饰物,不由好奇问道。
“这是’闹嚷嚷’,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过年时戴在头上,表达喜庆。”蓉儿抬手摸了摸头上的’闹嚷嚷’对张忠笑道“伯爷,我戴着好看吗?”
蓉儿的皮肤本就白皙,如今过年,正穿了件浅红色的褙子,再加上头上的’闹嚷嚷’是由金箔纸折成的,走动间,不时会有金光一闪而逝。
三者交相辉映,更是让蓉儿仪态万方。
“不错,很适合你!”
张忠毫不遮掩眼中的欣赏,笑着赞道。
蓉儿闻言,两颊布满红晕。
张忠不再耽搁,出了绛云院径直向祠堂走去。
中国人信奉祖先崇拜,所以祭祖仪式十分的隆重而严格。
诸如:把草纸剪成纸钱,配以不同的供品,供奉于祖先牌位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纸钱则在三天后焚毁。
一套仪式下来,张忠早已累的够呛,在祭祖结束后便匆匆回绛云院补觉去了。
......
说起来,明朝官员的福利待遇之差,可谓历朝历代之最了。
不提俸禄,只说休假。
最初在工作狂朱元璋手下,官员们一年只有三天法定假日——元旦、冬至和他老人家的生日。
后来朱棣看不过去,下令将冬至假期延长到三天,上元节再放假十天。
到了如今朱瞻基时又把元旦假期延长到五天。
如此一来,三天冬至,五天元旦,十天上元,再加上当朝皇帝的寿辰(万寿节),这十九天便是大明官员的全部法定假日。
正因为如此,张忠得知时还高兴了会,打算趁着过年到上元节这十五天的假期好好陪陪家人,与蓉儿,如梦在京师好好逛逛。
谁知初三刚过,朱瞻基便召见他入宫了。
.......
乾清宫东暖阁:
当张忠抵达时,发现朱瞻基不仅召见了他,而且郑和也侍立在一旁。
张忠行礼完毕,瞧了眼朱瞻基,发现他的脸色有些阴沉,显然是有什么事情惹得他不快了。
“你们,两人跟我来。”朱瞻基从御座上起身,招呼道。
张忠与郑和对视一眼,连忙跟上。
待张忠跨过一道门槛便进入了东暖阁的内间,此处排列着几排书架,上面陈列着许多书籍。
此时书架对面的空白墙面上,已有两幅图,被展开,悬挂在张忠面前。
左边的一幅乃是《大明混一图》,上次征讨交趾时,朱瞻基曾给张忠看过,所以他一眼便认出来了。
“此图乃洪武二十二年,太祖皇帝亲命兵部会同翰林院、鸿胪寺、行人司以及钦天监等诸多衙门合力绘制。”朱瞻基走上前去,手指在地图上不断的移动,说道:
“图中地域东至日本,西及撒马尔罕和天竺,北抵漠北,南达占城、真腊,天下疆土莫不囊括其中。”
“更妙的是,图中山川河流描绘得十分详细,城镇也都用白色记号标出,连西域都不例外!”
“论规制之宏大,可谓天下第一!””朱瞻基赞叹道。
随即朱瞻基将手指先向南移动后向西移动,点在了稀疏空白的地图位置,神色阴沉了下来,说道:
“这里便是西洋了,此处番国众多,兼又路途遥远,自古便与中国联系不多。”
说到此处朱瞻基看向郑和说道“直到皇祖父遣你下西洋,这才有了永乐一朝的万国来朝。”
“先帝暂停下西洋,可这才短短几年,今年正旦,来的西洋藩国却只有寥寥几国而已。”朱瞻基脸色愈发不好,怒道:
“朕还听闻,满剌加国王欲亲自前来朝贡、但被暹罗阻碍,区区蛮夷小邦竟敢嚣张至此。”
“臣请陛下准许我再次下西洋,定要让西洋藩国重新匍匐在我大明脚下,再现永乐时的万国来朝。”郑和听到此处,连忙躬身说道。
“朕知道你的心意,不然你也不会将此图献给朕。”朱瞻基指了指《大明混一图》右边的那副图,说道。
张忠闻言连忙看去,暗道“莫非这就是《郑和航海图》?”
张忠知道《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绘制时间: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
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
后来被茅元仪将之收录在《武备志》中,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
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
“这图还是手卷式的,原汁原味。”张忠不由上前了一步,细细打量起来。
“你也对此图感兴趣?”朱瞻基见张忠的样子不由失笑道。
“臣一直羡慕郑公公能有机会扬帆四海,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张忠收回目光,笑道。
“等你助朕平了北方的胡虏,日后有机会,朕会让你实现这个心愿的。”朱瞻基闻言笑道。
“先帝停罢下西洋,朕想重新恢复,你们觉得如何?”朱瞻基收敛笑意郑重问道。
“臣虽然年过五旬,但是只要陛下有召,我定当再次出使。”郑和闻言保证道。
“你呢?”朱瞻基微微颔首,看向张忠问道。
“臣认为可行。”张忠连忙应道。
“如今交趾早已收复,有此跳板,我朝可以从海陆两方面经营西洋诸藩国。”张忠解释道:
“以前下西洋是以朝贡的形式,按照’厚往薄来’,我朝负担过多,所得过少,如今臣建议此次下西洋还要开通维护好商道。”
“上次臣谏言放开海禁准许民间商船出海前往西洋,若是商道通畅,贸易繁荣,朝廷便能从中抽税,这将是笔很大的收入。”
“而且还能够反哺朝贡贸易,在维持我朝威仪的同时,不必国库负担,拖累财政。”
“此言极妙!”朱瞻基抚掌道。
“既如此,郑和,朕便任你为正使,开始准备年后便出发下西洋。”朱瞻基对郑和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郑和连忙躬身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