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心有不忍 顺流而下

秀才和私盐的确扯不上关系,在朱达的记忆中,读书人在大家心里简直是天上人,尽管白堡村和周边几个村子只有一个老童生,大多数人也见过什么读书人,可大家就这么认为,觉得比什么都高一等。

读书能光宗耀祖,能发家致富,能娶娇妻美妾,只要读书科举,这一切都不在话下,只要身上有个科举功名,哪怕是秀才这等,那也是众人敬仰奉承。

大同是军区边镇,武将军兵自然是占大多数,平日里吃香喝辣,耀武扬威的也都是什么武官和亲卫,这都是大家实实在在看到的,即便这般,大家依旧羡慕读书人,以白堡村这等封闭地方,都有人说出“文贵武贱”这个词来。

据说武将见到同品级的文官,那都要以下级的礼数相见,据说还不是低下一级的礼数,而且做文官不用打生打死,不用辛苦操练,就那么舒舒服服享受发财,还能对武将武人呼来喝去,当然是文贵武贱。

秀才虽然只有”见官不跪“和”免除赋税“的少数特权,可天知道他的同年,他的老师里面有没有已经做官的,天知道现在他是秀才,将来会不会是举人进士,会不会是一方大员,所以小小秀才,方方面面也都要客气着。

大同是军镇,武夫多,文人少,可文人稀少正应着个“物以稀为贵”,地位更是被高抬起来了,这秦秀才的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还有一桩可笑的,卫所军户人家从来没有指望孩子练好武艺博取功勋,反倒希望孩子读书走科举这条路光宗耀祖,只是穷人读不起书,很多人也没有读书的天分,毕竟义务教育、强制教育只有理想主义者的理想年代能搞,而且人民还不以为对自己有好处,反觉得多此一举。

向伯随口说几句,朱达则是联想了很多,不过想了想就是放下,秦秀才已经算得上大同左卫和怀仁县的清贵人物了,最起码在郑家集是有身份的乡绅,这样的清流读书人最忌讳和私盐这等卑贱事扯上关系,肯定不会有联系。

临出门前,朱达把熟睡的秦琴装到向伯家的筐里,女童睡得很沉没有被惊醒,朱达和周青云将秦琴送回了自家,嘱咐母亲照顾下,看到儿子突然带回来个五岁丫头,把朱王氏吓了一跳,听了儿子解释说半路捡到这才放心,朱达当然不会和母亲说杀人的事。

回到向伯家的时候,发现那柄缴获的刀已经被向伯重新缠上布条,刀柄和刀锷都被调整过。

”这伙贼兵真是杀才,上阵要用刀枪厮杀的,结果用成这个破烂样子,不过也好,练刀还是要用真家伙,不然身上和手上的劲力把握不准。“向伯念叨了几句。

等朱达和周青云回到向家,向伯已经把要用的架势都整理好了,挖坑挖土的工具,引火的火种,但缴获后处理好的那柄刀没有给朱达和周青云,反倒是弄了两杆削尖的六尺木枪。

“你们用这个才趁手。”简单解释了句。

老少师徒三人出了村子,眼见着太阳就要落山,村里反倒热闹些许,要值夜的村民开始活动,不少人看到他们三人,大家有的笑着招呼,有的低头不语,招呼后小声议论的最多,对私盐贩子“不合常理”的举动,大家反倒觉得“理应如此”。

等离开村子稍远些,向伯又开始询问河边的细节,那贼兵怎么出现,战斗的经过,还有拷问所说,朱达和周青云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最后就变成朱达一个人在讲,因为他说得清晰有条理,朱达没感觉絮烦无趣,他知道向伯在确认,生怕少年受刺激之后会扭曲真相。

其实战斗相关,向伯询问的反倒不多,最多的还是贼兵的老巢在何处,那贼兵说了什么别的之类,但聊到这些主要是倾听,说起战斗的时候评点不少。

“让你每日练刀你还不情愿,这次知道好处了吧!”这是对周青云说的,他第一下刺中贼兵肋部和接下来几下抽打到贼兵脸上,都很关键。

而听到朱达描述的战斗经过,向伯点头夸了几句:”你倒天生是个练武从军的,别家这么大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场面早就傻了,你倒还知道应对,而且也敢见血能下的去手,老汉我第一次见血的时候,吐了几天,你倒没什么事。“

正讲述间,朱达突然觉得眼前全是血色,鼻间满是腥气,擦拭血迹的湿腻重现掌中,到这个时候,朱达恶心无比,胸腹翻腾,顾不得和向伯说话,捂着嘴跑了两步,再也忍受不住,直接呕吐出来。

这一吐就是昏天黑地,几乎把肚子里的东西吐了个干净,整个人都有些虚脱的样子,周青云瞪大了眼睛,向伯脸上倒是浮现笑容,摇头说道:“这才像个孩子模样,我还以为你从前跟着那野道人杀过人的。”

朱达抓了几把干草擦拭了下嘴边手边,又是走回向伯身边,闷闷的跟着向前走了一段,突然开口问道:“师父,我一直没问那个贼兵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家里还有没有亲人......“

“那贼兵杂碎问过你们俩个的父母家人吗?”向伯回答的很冷淡。

这个道理朱达当然明白,可第一次杀人,而且那么近距离的接触,那种震撼,那种自责和内疚,不是懂得道理就可以不想的,他设想过自己杀人的情形和情绪,却没想到如此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向伯看着朱达摇了摇头,闷声说道:”等那贼兵动你父母家人的时候,那才是生不如死,自己死了还不算,还要连累爹娘乡亲......”

说了两句,看着朱达的脸色依旧不好,向伯笑了笑,换了语气温和说道:“这是小事,等你习惯就好了。”

一时间无话,大家沉默着向前走,反倒是周青云在现场吐了后一直没什么所谓,几次想要凑近打趣朱达,都被向伯虎着脸瞪了回去。

快要到河边的时候,朱达开口问道:“师父,贼兵老巢这个事要尽快报官,这伙贼兵行事不讲规矩,但未必不警醒,这个人一天两天不回去的话,肯定会惊动他们,到时候可就很难找到,若有个万一,咱们也有麻烦。”

“不能报官,以官家做事的习惯,首告的怕是会先被拘押起来拷问,如果他们要私吞悬赏的话,能不能活着出来都难说。”向伯不屑的回答说道。

说完这句,向伯停下脚步,颇为郑重的对朱达和周青云叮嘱说道:“凡是沾到‘官’字的事情,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然连皮带肉都被人吞了。”

“向伯,卫所里的老爷们算不算官,我听说只有卫所外面的地方才有官。”周青云连忙问道。

“蠢货,卫所里的也是官,也不是什么好货!”

“师父,那咱们不把这个事报上去吗?”

“要报,这伙杀才盯着盐贩下手,怎么能不报上去,不找官家又不是没人找了!“

等到了河边,朱达和周青云指了埋尸的地方,向伯没有丝毫的犹疑含糊,直接拿着工具开挖,朱达和周青云现在也没什么不适了,都上去帮忙。

埋下去的时候就很浅,挖出来也不难,人挖出来之后,向伯弄掉泥土,很仔细的观察了一番,然后才看向朱达说道:”你想怎么处置?“

这个问题让朱达一愣,随即他就从向伯的肃然表情中看懂了,一件件事经历下来,向伯已经把自己当成大人来看待,名为师徒,可实际上却把自己当成个成人。

朱达对这件事又是意外又是在意料之中,自从展露见识和胆略以后,随着不断的证明正确和有道理,无论父母师父,还是同村的成人们,都会调整认识,把他当做成人,甚至是有本事有头脑的成人来看待。

关于这贼兵尸体,之所以埋得浅等向伯来,倒不是等师父拿主意做主,而是想着如果深埋需要成年人的体力,而且自己和周青云拷问出来的口供,要用这具尸体做见证,现在该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

“师父,放火烧了最好,可这平坦地面,白天烧有烟,夜里烧有光,怎么都会被别人注意到,深埋的话,咱们带着尸体进山太扎眼,埋在这周围又不保险,一条人命,等来年后年被折腾出来,咱们稍有牵扯都是大麻烦,到时候可说不清这是贼兵。”朱达说了自己的考虑。

其实无论放火还是深埋都不是不可以,但这件事能参与的就三个人,很多法子不错却根本做不到。

“......不如丢在河里,让他飘到下游去。”朱达说了结论。

向伯脸上有不耐烦的神色,等朱达说完,立刻点头说道:“好,你们两个过来帮把手!”

这干脆让朱达有些发愣,边上周青云急忙开口说道:”为啥要丢到河里,在河上漂着,早晚要被人看到。“

“问那么多作甚,朱达说出来的主意,肯定有他的道理,天快黑了,快动手!”向伯闷声训斥道。

朱达咧嘴无声的笑了,和周青云一起帮着向伯把尸体滚到河边,然后用那木枪将尸体推向河道中间,流血过多的尸体果然漂浮不沉,顺流而去。

“晚上谁会在河边,等天亮了早就漂出去很远,到时候天知道什么地方死的,什么地方丢下河的。”朱达还是解释了两句。

“快些收拾,弄完了回村,今晚早睡,明日早起去报信!”向伯粗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