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燕太子丹一定还活着
筑紫岛!
郡守府!
“将军,陛下信中有何吩咐!”
郡丞周刚看了一眼李信手中的白纸密信问道。
李信放下密信,将之塞回了信封之中。
看了一眼郡丞周刚道:“陛下有令,命我部分一些战舰北上,配合辽东之军,攻灭半岛各国各族。”
“尤其是让我们的海军将士,切断封锁北海附近的天毒国港口,其民以渔猎为主,船支无法下海,自然就会投降我大秦!”
原来是打配合,辅攻半岛。
半岛南部,海东郡的兵马已经探查得很细致了。
就算没有始皇的命令,一但粮草充足,人手到位。
李信也会北上灭了濊与貊两族的土著蛮夷。
现在有始皇的命令,出兵更是名正言顺,连请示都免了。
“将军,可是陛下让我们找的金、铜还没有大发现。
如此是否会影响我们发掘矿藏!”郡丞周刚极为担忧。
这是海东郡最重要的任务。
也是李信大军东进的主要原因。
金银铜才是首位要获取的。
不然这倭岛的贫瘠之地,都懒得攻取。
李信道:“无事,已经找到了银,金铜迟早还是能找到的。
有了银子,便可以给帝国创造财富,陛下看得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下令让我们北上支援辽东!”
“一切按计划行事便好!”
“行,既然如此,我这就调派粮草,屯于北上各岛上,只等辽东出兵,便可以登陆半岛!”郡丞周刚认真的说道。
一切为了帝国服务,军事放在农政之前。
…………
与此同时。
大秦境内!
出兵辽东的气氛也在孕酿之中。
一些物资还有人手,悉数往辽东调集!
大战似乎正要爆发。
旧燕之地的百姓与官吏,明显能感受到一股压迫的气息。
“秦国的兵马跟物资好像在往我们燕地集结,是不是我们的事暴露了?”
“应该不是,如果我们的事暴露了,现在秦兵已经在抓捕我们了!”
“会不会是东胡蛮夷南下,进攻关隘,前线开战了!”
“应该也不是,蛮夷之国,都是夏秋南下劫掠,极少有春耕之时南下的。
况且今岁开始,边关贸易加强,大秦从东胡、乌桓等族手里购买了大量的牛,又往蛮夷之地销去了不少的盐,东胡正好养精蓄锐称霸草原,岂会南下交恶大秦!”
一众燕国反秦人士,纷纷点头,这个观念极符合他们的认知。
“休在此议论胡猜,各自回去,需得谨小慎微,不可暴露,待时机一到,齐聚旧都,与我同复大燕!”
就在这时,走来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男子一双鹰一样的眼睛,眼神很阴鹜,脸也偏长,削瘦,看起来整个人很狡诈。
众人看到此人,纷纷作揖回道:“是大将军!”
原来此人,乃是前燕国大将军晏懿。
晏懿一向奸诈狡猾,趋炎附势,性格轻佻傲慢。
在大秦攻燕之时,兵败隐逃,从此销声匿迹。
本打算一直潜伏下去。
但是大秦的一系列举措,让他又看到了希望。
遂在有人故意引导与鼓动之下。
开始积极联络各方在燕的反秦力量。
准备时机一到便起事。
只是准备工作才刚开始,燕地的气氛就紧张了起来。
秦军悄然开始调动,粮草也从中原之地往辽西、辽东调动。
如此诡异之举,也是吓坏了这些燕国的反秦人士。
一度以为是秦国发现了他们的阴谋。
想要来抓他们。
众人散去。
晏懿目光眺视着西边。
接着喃喃起来:“太子丹还没有找到吗?”
晏懿身为前燕国的大将军,其实心中一直有一个坎。
那就是燕太子丹,这是他起事最怕见到了人。
因为他与燕太子丹有仇怨,一但复国起事开始,败了好说。
成了,那么消失的燕太子丹跳出来,可以直接摘了他的成果。
这让晏懿心里始终有点膈应。
毕竟燕太子丹真手握大权,不仅不会感谢他这个复国有功的大将军,反而会趁机杀了他晏懿。
“大将军,自从太子丹在辽东诈死之后,一直未有其消息。
我等寻了这么多年,也未在大秦其它地方找到,会不会他其实……”
晏懿转身,狠狠的瞪了一眼手下。
“不可能,太子丹肯定还活着,这头小狼崽子藏得够深,也够狡猾,他肯定躲在了哪里?”
“继续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不信他能一直藏着,他就不想光复大燕吗?他会出现的!”
…………
春暖花开,大地迎来复苏!
冰雪早化,辽东的土地上,一队使团正缓缓而行。
从右北平而出,过辽西到辽东。
一路走来。
越来越荒凉,人烟也越来越稀少。
气温也更凉。
到了壤平城,暂做休整。
向辽东郡太守要了一份草图,然后沿辽河北上。
走了大半个月,这时才入扶余之地。
进入扶余没过五十里,便碰上了扶余的士兵。
“你们是什么人?”
扶余士兵,挥舞着战刀与斧子,虎视眈眈的盯着使行团。
随行的翻译向蒯通翻译完之后,蒯通道:
“你跟他们说,我们是大秦派出的使团,来拜会扶余王,商议两国合作之事!”
翻译将原话翻译给扶余国的士兵。
一听是大秦的人。
扶余国的士兵,立即露出敬畏之色。
比原来尊重多了。
遂带着他们去扶余国的王都。
蒯通对翻译道:“为何,扶余国人一听到我们是大秦的使团,神态都有所不同了!”
翻译道:“大人,以前燕国打得扶余国人大败而回,而我大秦又灭了燕国。
遂在扶余人心中,我大秦更加的强大,神怪不可侵犯。所以才会敬畏!”
原来是这样。
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蒯通等人跟着扶余国的士兵,一路北上。
扶余之地,虽广袤无边。
林山无数,道路迂回且慢长。
但是一路走来,皆在山势低平之地。
每每停下来,蒯通趁着解手之机,用锐气挖掘附近泥土,以测量硬度与肥沃程度。
“附近之地,虽然荒芜,芦苇杂草比人还高,但乃为黑土地,肥沃无比。”
“且面积广阔,若是全部开发,怕是比魏燕之旧地还要广阔,实乃一大粮仓也!”
想到这里,蒯通自己内心热血澎湃,久不能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