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页

然而,听着文丑的请命之声,袁绍却是没有答应,反而言道:“我素闻赵云乃并州军猛将,连颜良都命丧其枪下,想来此人应该不好对付!”

“再说,赵云领军从西北而来,想来河间此刻应该已经落入丁靖手中,其大军强渡漳河不过旦夕之事。”

“因此,我军应该固守城池,以守待变,方有稳如泰山之势。”袁绍又言道。

见袁绍不肯自己领军出战,文丑顿感极为惋惜,却也只能无奈地服从命令。

在拒绝了文丑的请战之后,袁绍又召来郭图,让郭图草拟军令,遣人立即送往章武,让麴义和袁尚领军退回南皮。

是以,袁绍的一切举动,果然都不出荀攸之所料。

自从薄落津之败后,袁绍锐意尽失,再不敢冒然行险、主动求战,其已是一头惊弓之鸟。

在见到赵云军到来后的一番作态,袁绍当即以为并州军准备总攻南皮城,故而其才急令渤海各地的军队聚集南皮,想要死守住南皮,以求反败为胜的机会。

然而,袁绍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赵云军的一番举动,不过是一种进攻南皮的假象罢了,其真正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缓解幽州骑军在章武的压力。

……

果然,当袁绍的军令传到章武之后,围困住幽州骑军的麴义、袁尚二军,顿时有了调兵退撤的意向。

可就在即将退兵之前,麴义却是只身来到袁尚营中,前来拜见袁尚,道:“三公子,这退兵之事是不是有些突然了?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啊?”

袁尚诧异地看着麴义,严肃地言道:“麴义将军,如今南皮城随时可能面临并州军的进攻,正是需要大军集结防守的时候,此刻我等引军退回南皮,有何不妥?”

见袁尚不过一黄口小儿,却敢对自己如此说话,麴义的脾气顿时上来了,当即讽刺地言道:“三公子毕竟年轻,这兵战老谋之事经历得还是有些少了,南皮北面七十里就是漳河,并州军若是从北来攻南皮,不但后方粮道补给十分麻烦,甚至还可能面临退无可退的不利局面。”

“以丁靖之见识才能,如何会不知这种地势对攻城的不妙,所以我料并州军必不可能从北攻打南皮,其最好的战略就是攻下清河和信都,然后从南进攻南皮城!”麴义直接断言道。

只是,麴义的见解虽然准确有理,但是袁尚听入耳中之后,却是觉得有些刺耳,尤其是麴义这句“三公子毕竟年轻”,更是让袁尚心中不堪忍受。

因为,正是由于他袁尚是袁绍幼子的身份,故而常常被人诟病太过年轻,而多次失去被父亲袁绍重用的机会。

这样的事情,袁尚也不知忍受了多少次,每一次都让他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本章完)

第621章 解救幽州军2

当即,袁尚瞠目看着麴义,语气严寒地质问道:“麴义将军,引兵返回南皮的命令,是我父亲自下达的,你刚才那话是在讥讽我?还是在讥讽我父亲?!”

听着袁尚森寒的言语,麴义不禁一愣,万万没想到袁尚居然会拿袁绍的名头来压制他,让他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三公子,南皮城一时间不可能被并州军攻下,我等完全没必要如此焦急地回去,先把这围在章武的幽州骑军全部解决之后,再回南皮城也不迟啊!”

麴义也不跟袁尚扯些无关紧要的,只是再次恳请袁尚不要退兵南撤。

然而,对于父亲袁绍的命令,袁尚可不敢有丝毫的违背,当即拒绝道:“父亲军令已下,我等不得违背!麴义将军还是按令行事,却莫因为一支小小的幽州骑军,而耽误了整个渤海的大局!”

麴义闻言更加着急,当即拍案大喊道:“三公子,你咋就不明白么!如果这一次不能歼灭幽州骑军,则我们恐怕很难有现在这样的机会了!”

见麴义居然敢在自己的帐中喊叫,袁尚又岂能再继续淡然下去,当即冷目看着麴义,语气不善地言道:“麴义,你想作甚?莫非是要抗命不遵?”

“你失军而令幽州骑军杀入渤海,现在又让河间被并州军攻下,早已经是罪不容赦!”

袁尚继续言道,“现在你又要抗命不遵,还要拉上我袁尚和你一起抗命,来说说看,你麴义到底想要作甚!”

“就不怕我让左右入帐,将你麴义捉拿回南皮城么?”袁尚忍不住威慑地言道。

这下子,麴义也不敢嚣张大叫了,袁尚毕竟是袁绍最喜欢的亲子,这种显贵子弟行事之无忌,麴义可是最清楚不过。

他麴义毕竟是只身前来,万一袁尚真的发狠,那么他还真的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

“也好!那就返回南皮罢了!”麴义向着袁绍拱了拱手,随即拂袖而去。

如此,麴义和袁尚的军伍,当天便各自向南而退,解开了对幽州骑军的包围。

……

“将军,袁绍军撤退了!袁绍军撤退了!”

章武境内的一处小山头,便是幽州骑军暂时驻营防守的地方。

此刻,一名斥候骑兵飞马返回山头,向着帅帐中的张济、公孙续禀报着麴义和袁尚的动向。

听完斥候的禀报之后,张济、公孙续二将顿时一惊,连忙走到斥候面前,大声地问道:“袁绍军真的撤退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