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瑾不愿坐以待毙,周如芸的孩子抢不过来,她便积极调理身子,打算自己怀上一个嫡子,她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局势变化的让她猝不及防,她想不通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她感觉到了沈承颐对她的厌恶,可是她不明白是为什么,明明在此之前沈承颐都对她极其感激的,她给他冲喜,她给他遍寻名医,他承诺过会一直待她好的,这才多久啊。
难道就因为自己不能给他生个孩子吗?周若瑾觉得一定就是这样的,她好不容易从医科圣手那得知自己的身体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怀上孩子的时候,沈承颐却再也不来太子妃的宫中留宿了,即使来了,也只象征性地陪她用个晚膳就匆匆离开。
她也曾端着亲手烹制的羹汤到太子的寝殿求见,却都被告知太子已经去了周侧妃的寝殿。
不久东宫又传出好消息,萧庶妃也有喜了。
皇上听到了这个消息虽很是欣慰,但还是在三天后驾崩了。
大行皇帝丧期结束后,太子沈承颐登基为帝。
尊先帝嫡母为太皇太后,容贵妃为皇太后,册封太子妃周氏为皇后,侧妃张氏为从一品贵妃,侧妃周氏为正二品舒妃,庶妃萧氏亦为正二品纯妃,庶妃文氏为从二品昭仪,周贵妾为正六品玉贵人,王贵妾亦为正六品如贵人。
沈承颐随之又颁布了数十条新政,只不过进行的不是特别顺利,遇到了不少阻碍,尤其是有些顽固派更是不怕死地频频上奏。
沈承颐的皇帝做的极为辛苦,每日都在勤政殿批奏折批阅到子时,然后卯时又要起身上早朝。
前朝的事已然让他忙得不可开交,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后宫。
好在后宫中也有两个有孕的后妃,倒是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不那么焦急了。
两人都经历过后宫中的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知道这俩孩子要想平安降生,还需万分仔细才是。
太皇太后的寿康宫中,皇太后和新帝的一众妃嫔都聚齐了。
各自行了礼落了座后。
太皇太后端坐上首,皇太后挨着太皇太后坐在下首的左侧,皇后坐于右侧,其他妃嫔也都根据各自的等级位份落了座。
“你们都是皇帝从宣王府带过来的老人了,也都是懂规矩的。但本宫还是要把丑话说在前头,后宫中女人多了,免不了的争风吃醋,不过本宫最无法容忍的是有人把手伸向皇嗣,若是有人胆敢动本宫的皇曾孙,本宫绝计饶不了她!”
太皇太后说完扫了下首的众人一眼,眼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她不愧是在后宫中笑到最后的女人,仅仅一个眼神就能让众人不寒而栗。
除了皇太后外,其他一众嫔妃忙都站起身来,行了大礼道“臣妾等自当谨记太皇太后金口玉言。”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亲自挑选了几个婆子和丫鬟赏赐给了舒妃(周如芸)和纯妃(萧庶妃)。
嫔妃们的宫殿是皇太后亲自安排的,她将舒妃和纯妃的宫殿都安排在了距离皇帝的乾清宫最近的永寿宫和翊坤宫中居住。
皇后自然是在坤宁宫,张贵妃是景仁宫,文昭仪在承乾宫,玉贵人(周贵妾)和如贵人(王贵妾)住钟粹宫。
皇太后想着国丧期间新皇不能选妃,为了开枝散叶,她将这些东宫老人儿都安排在距离乾清宫不远的宫殿,也是希望她们都能得皇帝雨露,尽早为皇家开枝散叶。
怎知新皇一心扑在前朝,对后宫这些女人基本是十天半月也不见上一次,就算偶尔回了后宫,也只是在两个怀了身孕的后妃处略略坐坐,便又回自己的勤政殿去批折子了。
太后不是不知道新皇登基,要做的事有很多,但延绵子嗣对于皇帝来说同样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
纯妃本就不喜外出,自怀了身孕后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请安外,她便卧床不起,一心养胎两耳不闻窗外事。
周如芸已经显怀,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待在宫殿中总觉胸闷气短,所以她时常会到御花园中透透气。
文昭仪怕出意外,时常陪在她身边,太后和皇上也派了不少随从跟随,周如芸每次出行,身边总会浩浩荡荡跟着一行人,更是有暗卫在不远处监守,就算真有人想要暗害她,恐怕也是无从下手的。
更何况周如芸本就精通医理,在饮食上也极其小心,她的胎便平平安安保到了现在。
张贵妃仍时时找周如芸诊脉,周如芸明明给她调配的有上好的调理身子的药丸,但她的脉象却显示她在子嗣上似乎更加艰难了。周如芸不敢轻易告诉她事实情,她知道她性子急,而且周如芸怀疑对张贵妃下手的不是别人,这个人如果选择这么做,那么她不能和他公开作对。
就在周如芸快生的时候,乾清宫传来消息,皇上身边的掌灯宫女被册封为柔美人,赐居延禧宫。
据说这位柔美人生的娇媚无骨,身姿妖娆,脸蛋儿虽不是极为艳丽,但那双媚眼却极为勾人心魄。
皇帝原没注意到这个小丫鬟的,一日在勤政殿批奏折批的晚了,小丫鬟扭着水蛇般的腰肢就凑了上去,皇帝许久未曾亲近女子,闻着她身上的馨香,当即就在勤政殿的软榻上宠幸了她,第二日便册封为柔美人。
后宫中的其他嫔妾对这个宫女的勾引行为极为不满,奈何皇帝喜欢,虽赐其延禧宫,却仍将其留在勤政殿伺候,这个柔美人不仅不知收敛,后来还举荐了自己的姐妹一同伺候皇帝。
原来柔美人竟是双胞胎之一,她的姐姐被册封为凝美人,姐妹花一个善歌一个善舞。
沈承颐批阅奏折时,两人就一个捏肩一个揉腿,沈承颐歇着时,两人就一个唱歌一个跳舞。
侍寝时两人也是姐妹同心,将沈承颐侍弄的神魂颠倒,一时竟忘了后宫中还有一众旧人苦守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