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中府使是何人

徐大人沉思片刻点头,问道:“那大人为何不禀明了陛下?”

“我敢禀明吗?陛下的治军手段,就只有换将或分权掣肘,我一言明,陛下就算不换了刘大灿,也必会让万斌激烈的去与刘大灿争权。

而刘大灿却是能够让中府勇稳定的关键人物,万斌若是强行去主导中府勇,中府勇必然敏感的觉得会有不利降临,后果就是反水,若是真的反水了,那老夫就成了常郡惨败的罪魁祸首。”右相有些忿怨的说道。

徐大人明白点头,右相又道:“让公主府女官成了中府勇的主官,就是为了能够牵制刘大灿对中府勇的掌控,不过中府使毕竟是女人,天然就不易让军心敬服,只能是无奈的荐任,所以陈锦柏是最适合的,陈锦柏若是统领了中府勇,刘大灿在军心上根本是争不过的。”

“陈锦柏是适合,可是中府勇本就是被公主府赐田,若是再由陈锦柏统领,只怕就是第二个江承军了。”徐大人说道。

“就是成了第二个江承军,祸患也比刘大灿掌军要小,陈锦柏的名声非常守信重亲,若是陈锦柏的娘亲和兄长在了京城,那就掐住了陈锦柏的命门。刘大灿是什么人?能够借机耍手段拥军的人物,其心就是个枭雄,那种人你就是抓了他老娘,他也能够做了刘邦。”右相也不忌讳的出口就言。

徐大人神情凝重点头,右相又道:“常郡之事,你我都不要多言,多言不仅会让陛下做了错事,还会让我们身败名裂,那个刘大灿想成气候,还早,等常郡局势真的稳定了,再分化了中府勇。”

徐大人点头,道:“其实,应该增军常郡的,在无锡县的靖军才一万五千,而中吴军估计得有五万。”

“增军谈何容易,大军一动钱粮就会巨耗,实际上,陛下对常郡大捷是不欢喜的,陛下就想着边防无战就好。”右相无奈道。

“陛下也是没有办法,缺的就是银子,一起了战事,军用要银子,赏功要银子,抚恤要银子,这一次的常郡大战,是多亏了公主府给予了军耗,否则,朝廷难有银子善后的,不能善后,就会军心怨恨,就会大损了朝廷的威信。”徐大人苦笑说道。

右相神情沉重点头,淡然道:“不说烦心事了,你我喝一口去,偷偷闲。”

。。。。。。

众臣走后,靖皇本来淡然的脸,变向了烦恶疲态,他伸手取了茶碗,低头品了一口后,何大人伸手接了放回了原处。

“大板,你觉得公主府买田蹊跷吗?”靖皇问道。

“回陛下,应该是赶巧了,据回报,公主府早就有心在常郡发展财力,那个中府使去了后,立刻买了很多的晋陵县产业,后来又借债的接着买常郡田地,奴婢觉得,就算那个中府使知道了陛下调一万大军在金坛,也不会知道越国会集结了三万大军,那个中府使就是在赌,因为几千两的银子,却是能够买得几万亩的失地田契。”何大人回答道。

“那个中府使什么来历?”靖皇又问。

“据查,来历是以前邑康县唐主老的妾侍,在唐府伏罪前被正妻卖了,后被陈锦柏寻买为了妾侍,此女在唐府时,深得在世的唐府老夫人信任,代掌财权,非常的擅于商业,曾使得唐府的财力,几年就多出了十几万银子,所以,吴城公主殿下非常的重视,赋予了重权,并且对其财力发展的建议,完全的支持信任。”何大人回答了。

靖皇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你说,吴城会暗中支持了祁王吗?”

“奴婢觉得不会,吴城公主殿下,与祁王妃有仇,又是在池郡孙府长大的,据说,却是深得孙府老夫人的喜爱,而且奴婢觉得,常郡孙府和池郡孙府,可能出现了严重裂痕,孙知礼大人,明显与常郡的孙府势力,疏远了,倒是与吴城公主府,明显是友好的。”何大人回答。

靖皇默然的不置可否,忽看向阁门,何大人立刻走去了阁门,阁门外恭立着刑大人,两个权宦低声交流后,何大人回到了靖皇近前。

“陛下,太子殿下在东宫有时哭泣,有时发呆,近侍害怕,就报来了。”何大人细声禀告。

“太子哭泣,怎么了?”靖皇承沉问道。

“据报,太子听说安王殿下,奉圣旨领军去了常郡参战坐镇,还被封了行军大元帅,当时就呆了好久,之后就哭了。”何大人回答。

“朕什么时候,封过大元帅?”靖皇恼道。

“陛下,京城里是有那个传言,太子殿下听了,可能多心了。”何大人回答道。

靖皇脸色承沉默然了,过了好一会儿,冷道:“传谕太子,去亲临归宁军坐镇,带护军离京去吧。”

何大人恭应,过了一会儿,靖皇又道:“杨恪有功,拔升为归宁节度副使,原归宁节度副使顾炎武大功,迁升为江承军节度使,全权节制常郡军力,令江承牙军离开晋陵县,归属江承军节度使实施军力重置,原江承军节度使安王,转任镇海节度使。”

何大人恭应,靖皇又默然片刻,道:“令安王府军离开常郡继续去剿匪,赐升陈锦柏为千牛将军,卫尉寺羽林郎将,不再兼任太子的殿司都虞侯与安王营将,其安王营军所属转为吴城羽林卫,既然他受了重伤,那就带了所属,去天山修养吧。”

何大人恭应,之后却细声道:“陛下,陈锦柏的所属营军,将官事实上多是祁王府长史的亲信,若是成为了公主府羽林卫,那日后会是京城的隐患,奴婢觉得,不如在中府勇那里分了五百为羽林卫,即能够显了陛下的宽容加恩,也能够削弱了战俘的造反能力。”

靖皇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道:“传旨常郡,于中府勇拔选三千健儿,成为吴城公主府羽林卫,分为左中右三卫,右卫归属陈锦柏统领,归属南都留守节制,中卫归属吴城中府使统领,脱离吴城军自主。左卫归属程焱统领,让程焱为公主府左卫羽林郎将,离开安王府军去常郡,兼任江承军都虞侯和牙军右营都尉,执掌江承军需,告诉程焱,对归属的羽林卫要怀柔,不要带去了边防参战,以免引发战俘兵变。”

何大人一怔,忙恭应,靖皇又道:“你告诉吴城,让她继续支持常郡和归宁军战事,日后,朕会封她的儿子为中吴郡王,继承公主府的一切,望她日后,能够主动接了驸马的母亲,来京城奉孝。”

“奴婢会告知的。”何大人恭应。

“告诉吴城,在常郡的两千羽林卫,可以借由的调离常郡做事,但不要大批的调动,以免发生了兵变祸事。”靖皇又说道。

何大人恭应,靖皇轻出了口气,道:“朕知道右相担心吴城军的权柄过重,所以朕准了用公主府女官牵制之荐,朕也是怕了战俘军反水,所以只能徐徐分化之。”

“陛下圣明。”何大人拍马屁道。

“常郡自古就有大粮仓之说,既然吴城及时的占得了,朕就信她能够让常郡变成靖国的粮仓,有了粮仓,朕也不会惧战。”靖皇又道。

“陛下,奴婢觉得,过于放任,也不好吧,不如在地方官上,使了人去牵制。”何大人建议道。

“如今常郡的局势,容不得搅和,若是使去之人是王氏或司马氏的背景,只怕会故意的引发战俘军反水,吴城毕竟是皇族,她的所有,也可以说是宗室所有,所以,先不要干涉为妥,等战事平息了,朕会再使人牵制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