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阿梨沙,神圣宗教的各个教区都修建起了为他祈祷致哀的纪念堂,可唯独只有眼前的这座地位最为特殊纪念堂内不仅保存有阿梨沙生前使用过的诸多遗物,甚至还在主殿里放置了1:1尺寸的银色棺椁供人凭吊。据说,从这具复制品棺椁的位置向下一百米,就是阿梨沙圣遗物的真正瘗藏地。因为真正的棺椁无法对外接受膜拜,这座纪念堂就成为了信徒们离他最近的地方。每个开放日都会有人陆续过来膜拜祈祷,遇到忌日和祭奠逝者的节日,人流更是络绎不绝。但很少有人知道,纪念堂内真有一条直达地下百米深处的秘密通道。在规划成为阿梨沙纪念堂之前,这座建筑曾经是地下文保仓库的物资保障点,修建有直通地下的竖井,不仅负责输送空气,也有快速转移物资的重要作用。在决定将阿梨沙的棺椁安置在地下文保仓库深处后,沉重巨大的棺椁和地下城内部过长的运输路线就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经过多次商议和预案模拟,工作组最终决定将这座物资保障点改建成纪念堂。棺椁运抵登陆点后,首先在纪念堂内进行一次简单庄严的网络告别仪式。随后,沉重的银色棺椁通过竖井进入百米深的地下,并永久安放在星舰内部的古老圣堂中。平日里,这条竖井通道会接受定期检修以备不时之需,偶尔也负责运输一些地下城的耗材。而白典和卫长庚将是头一次搭乘它的大活人。在内应的帮助下,竖井被成功开启。随着升降平台在黑暗中慢慢下沉,属于1月的冰冷空气正在被一种不那么寒冷、但充满霉味的浑浊空气所代替。这是来自数百年前“大流浪时代”的气息;更长远地说,是人们从古地球带来的气味。抵达竖井底部后,电动门缓缓打开。两人走出升降区域,置身于一处类似货物中转站的地方,四周堆放着捆扎好的货品,还有几台小型叉车。卫长庚启动守卫提供的全息导航图,荧光绿色的箭头在黑暗中亮起,指明了通往古老圣堂的道路。他们选择的是一条没有监控的逼仄巷道,两侧是低矮破败的居民楼。曾经蜗居于此的人们显然迫切地想要摆脱这里,以至于绝大部分的门和窗都敞开着,连着丢弃掉的部分杂物一起保留至今。地上满是尘土,墙上百余年前的涂鸦也依稀可辨,偶尔甚至能够听见房屋内部结构老化开裂的声响,仿佛一位老人夜半时分突然爆发的咳嗽声。巷道的尽头是一堵五米高墙,他们从墙根处的一口窨井进入地下,继续跟随绿色箭头在宛如迷宫般的检修巷道内穿行。五分钟后,又从另一口窨井回到地面,扭头环顾四周,眼前豁然开朗。他们竟然已经进入了冰宫的内部。白典记得上个学期的艺术史选修课提到过,大流浪时期的建筑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由于建筑材料匮乏和星舰内部的空间有限,绝大部分房屋并不盲目追求体量的庞大和壮观。但长达数百年的流浪却给了匠人们大把大把的时间对造物进行雕琢。因此诞生出了许多“玲珑华美的微型奇观”。埋葬阿梨沙的这座古老圣堂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的设计初稿来自于一位杰出的梦海建筑艺术大师,又经过多人严密的测算和修改,前后雕琢了整整十年。建筑主材则来自于星际流浪途中短暂停靠过的一颗小行星。这种石材通体莹白,表层微微透明,好像凝结的冰块。因此建成之后的圣堂也被称为“冰宫”。据说在大流浪时期,每个人一生至少要去一次冰宫。不仅作为宗教圣地,更是风景名胜。白典很快感受到了这种宗教与艺术的双重震撼。有那么几秒钟,他甚至回想起了遥远东极岛上,卫长庚第一次带他去看□□洞时的感觉。冰宫内部同样是晶莹剔透的,在某些角度甚至能折射出钻石般的晕光。但这并不仅仅是自然造物的神奇,更有人类数百年来精心雕琢的功绩。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冰宫的西侧翼。这里有几个小的礼拜堂,以及摆放着圣人雕像的纪念走廊。彼时神圣宗教才刚兴起不久,并没有那么多丰功伟绩可供传扬,于是神官们精心挑选了几位古地球时代的名人加封为圣,并为他们量身杜撰了各种神奇的宗教故事,以证明神圣宗教的历史久远性。有趣的是,这些圣人们的故事脚本差不多都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可得到的回报却是抛弃他们所深爱的世界和人民,进入极乐天堂。这不由得让白典回想起刚才走过的那条逼仄小巷。如果将它比喻成一条肮脏褪色、打满补丁的破旧衣袍,那么冰宫就是固定在破袍上的、纯洁无暇的珍珠胸针。不堪的现实和究极完美目标之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宗教信仰也粗糙得经不起琢磨,当年的人又是如何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漫长的岁月,抵达幸福的彼岸?不,或许这些人根本无从选择。用以修建冰宫的石材质地细腻柔软,也因此留下了数百年来人们巡礼膜拜时的足迹。白典踩着这些脚步前进,内心浮想联翩:不知这些人中,有没有谁对神圣宗教乃至大流浪本身产生过动摇,如今的他们又在何处,是进入了电子轮回,还是永久消散在了宇宙深处?直到卫长庚回过头,向他伸出手。“前面就是地下室,我们要沿着台阶往下走。”沿途的安保措施已经被临时取消,他们穿过一条雕饰精美的甬道,顺利进入了地下玄宫。这里的格局与瘗藏黄金洗礼盘的地下墓穴相差无几,在路过几座大流浪时代名人的墓室之后,他们终于在一处小祈祷室内找到了那口银色棺椁。在寂静昏暗的地下世界里,银棺依旧保留着数年前刚刚停放时的状态。棺盖上经过特殊处理的栀子花束栩栩如生,仿佛今天清晨还在枝头绽放。作为曾经的法医和警察,白典并不畏惧死亡和遗体。然而此刻站在这具棺木前,内心却无法抑制地涌上一阵阵紧张和忐忑。不过很快他的手就被身边人握住了,两人十指相扣。“我来看你了。”卫长庚对着银棺轻声说道:“我身边的这位应该不用再介绍了吧。我们是不是让你久等了?中间是走了点弯路,好在我们现在过得不错。”他的问候当然得不到任何回应。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卫长庚冲着白典点了点头。“我们动手。”根据有关资料,阿梨沙的棺椁不仅沉重异常,棺盖缝隙还被彻底焊死以杜绝潜在的危险。但这些防御措施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依旧不堪一击。移开棺盖花费了卫长庚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力气倒没耗费多少,关键是不能破坏棺椁的外观,并且尽量不发出什么大的响动。尽管资料上说,圣遗物在安葬前会经过高科技防腐处理,棺椁内部环境也能最大程度抑制了腐败的发生;但保险起见,卫长庚还是叮嘱白典戴上了防护面罩。棺盖被挪开一半后,卫长庚让白典站到自己身后,两个人谨慎地朝棺室内看去。雪白的栀子花朵中,一具用白色亚麻布覆盖的遗体静静仰卧。第201章 真容静默无声中, 白典与卫长庚向着开启的银色棺椁鞠了三次躬。礼毕之后,努斯报出了即时检测结果:棺内环境一切正常,并未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 没有梦魇存在的迹象,就连精神力残留量都是0。卫长庚回头对白典小声道:“我说什么来着?没事的。”白典抿了抿嘴没说话。他垂眸看着白色亚麻裹尸布,眉头微蹙, 显然有些紧张。随后,两人各自站到棺椁两侧,戴上手套开始简单清理覆盖在表面的栀子花。当遗体的轮廓基本显现时,卫长庚轻轻提起了亚麻布的一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丝刺绣的神官袍,然后是银色月光般的长发和苍白但却完好无损的手背。四年多的时光仿佛从未到访过这里,白典甚至恍惚产生出一种错觉:只要完全掀开这层亚麻布,就会看见一个活生生的阿梨沙。然而事实却和他开了一个小玩笑当亚麻布被彻底掀开后,阿梨沙的脸上还蒙着一层面纱。轻薄的白纱勾勒出优雅的面部线条, 同时也纹丝不动地暗示众人:在这面纱之下的,的的确确已经是个死人了。可白典还在恍惚。他总觉得面纱下有双眼睛正一瞬不瞬地紧盯着自己,还有一双嘴唇已经准备好了要吐露出一切真相。而那层薄薄的面纱就是自己与真相之间唯一最后的距离。倏忽间,眼前的面纱变成了潘多拉的魔盒。直觉让白典对是否掀开它产生了犹豫;可理智又立刻跳出来催促:错过了这次机会,将来一定会后悔。所幸,能够帮他厘清思绪的人就在身边。“别怕,我来。”卫长庚微微探身, 手臂越过棺椁伸向白典,他抓住向导的手腕, 然后两人一起拽住面纱的边缘轻轻扯动。薄如蝉翼的面纱滑落,在白典心中却如同一场无声的雪崩。面纱之下, 是一张精致美丽但却全无生气的脸。这张脸与水晶塔的小梨老师几乎一模一样,毫无疑问正是那位家喻户晓的传奇神官。不同于白典刚才的胡思乱想, 这具圣洁的遗体并没有丝毫要睁开眼睛的迹象,而是如大理石雕塑一般静卧在栀子花丛中。乍看之下,并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但是真相一定隐藏在其中。或许是为了打消白典对于遗体的顾虑,卫长庚抢先一步掰开了阿梨沙交叠于胸前做祈祷状的双手。不过掌心里空空如也,没有藏匿任何物品。“栀子花要不要再清理掉一些。”卫长庚如此建议。白典摇了摇头表示不用着急。以往的法医工作中,他总会在动手之前充分观察遗体周围的各种细节。现在这个好习惯也给他带来了重要的发现。“……看这里。”他小心地从栀子花中抽出一小缕阿梨沙的银发。头发本就是人体最难以分解的部分之一,阿梨沙的这缕长发更是保存完好,发质甚至和活人没什么区别。可奇怪的是,银发的末梢却变成了黑褐色。“染的?”这是白典的第一个反应。可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猜测如果是黑发染成银发,那应该是发根变成黑色才对。难道是棺材里的某些物质让头发变了色?栀子的确是一种传统染色剂,可那指的是它的果实而非花朵本身,果实染出来的也应该是黄色。正当他疑惑不解时,卫长庚已经拈起了那绺变色的长发,用指腹轻轻揉搓几下,立刻皱起眉头。“我知道怎么回事了。”他将手指展示给白典看,指腹上沾染着一层银白色的粉末,还会随着角度的变换泛出淡淡的晕彩。“这是一种类似蝴蝶鳞粉的微观装置。无数纳米级别的装置附着在人体表面,在微型控制器的调度下改变人体外观。比全息投影技术更加稳定和难以辨别。这是一种从未对外公开,只有少数科研机构才掌握的伪装技术。”说着,他将手探向阿梨沙的咽喉。沿着脖颈左右摩挲了几下,找准一个位置用力按了下去。白典睁大了眼睛。在他目不转睛的注视下,棺材中静卧的人正在飞速变化着从发梢开始,短短几秒钟之内,满头的银发就彻底转换成了黑褐色;五官也随之改变,变出了另一张秀美的面孔。白典脑中“嗡”地一声,摇晃了几下才勉强稳住身体。他看得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他的脸躺在棺材里的人,与他少说也有□□成的相像!这是我?还是真正的阿梨沙?也许……难道是当年九皇子的转世?这到底是几个人?又有几个我……感受到自家向导的气息又开始混乱,卫长庚适时稳住他的心神。“这肯定不是真正的阿梨沙。别忘了,阿梨沙是在娱乐节目众目睽睽之中被打印出来的,那才是他原本的模样。眼下的这个人无论是谁,都只是利用工具伪装成阿梨沙的模样,可以说是阿梨沙的替身……”说到这里卫长庚的声音也戛然而止,不光是因为没有更多可供推理的实证,更因为从现在开始,任何轻率的推理都有可能引发不可预估的后果。好在白典已经迅速调整好了情绪,开始关注眼下的实务:“……查查他是怎么死的。”在来之前,两个人就商量好了要对阿梨沙的遗体进行检查,因此也准备了相应的工具。又清理掉一小部分栀子花后,卫长庚将几枚蜘蛛大小的检验机器人放进棺中,它们立刻活动起来,一个爬上遗体表面,另两个则消失在了栀子花丛中。过了大约十分钟,白典和卫长庚同时收到了来自检验机器人的详细分析报道,其中甚至包括了这具遗体的全息影像模型。根据分析显示,遗体表面没有足以致命的外伤,内部也没有检测出毒物成分,推测死因符合为躲避元祖梦魇而进行的安乐死行为。所以这个人代替真正的阿梨沙参与了元祖梦魇之战?白典正暗自思忖,身边的卫长庚又有了新的发现。“看这里。”他将遗体肩胛骨上一处已经愈合的伤痕影像指给白典:“这个特殊的圆形伤口,是一次阿梨沙和我下副本的时候,被一种类似七鳃鳗的怪物咬出来的。那是一种能将伤痕躯体化的特殊梦魇,很好认。”这无疑印证了白典的猜测:“……所以,这才是那个会和你一起下副本,关心现实和梦海世界的‘阿梨沙’?”“目前而言,这是最大的可能。”卫长庚依旧谨慎回答:“所谓‘完美的矛盾体’并不存在,其实阿梨沙一直就是两个人。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却共用着同一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