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哥是一种传说 7

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清晨,当第一抹曙光洒向大地,刚才还是星星点点的夜空,已经在曙光的映射下,渐渐地开始隐退。等又过去有一会儿,那些不知道藏在哪儿吱吱鸣唱的虫子,已很快安静下来。之后伴随着不远处一声声雄鸡的宏唱,沉睡一夜的大地,已经完全苏醒了过来。

第二天早上顾秋明从房间里走出来,闻着随风吹过来的桂花香,先在门口舒展过一下睡过一夜的身子骨,然后才从房间一侧的高坎,顺着篱笆样立起来的钢丝网旁边的小道,径直去到饲养小鸡的其中一道门前(该鸡圈共有四道门)。起先他只是将门悄声地推开一条缝,稍微弯下身来,透过鸡圈里粉红色的灯光,看见已有部分早起的鸡儿子,已经开始在围着饮水桶或饲料桶的周围香香地吃上了。当中有几只大概是在昨晚上玩得太迟,待自己吃饱喝足过后感觉还有些没有完全睡舒服,于是又跳跳地去到团住一堆,酣得正香的小伙伴们的旁边,不管是哥啊还是妹妹,更不管什么头啊还是身子,只不客气地将自己的脚往它们身上一抬,踩地就上去了。接着只见它在鸡堆里将自己的身子屁股几扭几摆,然后随着那些被它踩在脚下的鸡们不自觉地自然挪动,而为它让出来仅有的一丁点儿缝隙,让自己的身子很自然地沉了下去。紧跟再见它将自己的眼皮子几翻几搭,很快又香香地瞌睡上了。

在此过程中,当然会有个别让它给踩醒后的鸡们跟着又同它先前一样,如梦初醒地抬起自己的头来,如在回神一般翻过几下眼皮,再往四下里张望过一会儿,然后才和刚才那只小家伙一样,摔瞌打睡啾啾地起身,踩着那些仍然还睡来正酣的鸡儿子们的身体,去了水桶边或料桶边,周而复始。而有部分跟起先那只小鸡一样早起的鸡们,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基因要好些,这时候仍还像是在晨练那样,绕着这啊那的玩得开。期间有个别不小心跑来撞上后,见它们刚开始好像还似在讲道理,随后就嘁嘁喳喳地骂上了。再后来,见它们竟登直了自己就如同是火柴棍样粗细的小腿儿,将各自的身子和胸膛挺起来立老高的伸直了脖子,就像是在跳芭蕾舞一样的展开翅膀,跳跳地斗起架来。

顾秋明正看得上劲,忽然发现韩芝郁戴上一个印有小母鸡的粉红色口罩(顾秋明也有一个深色的,印的是小公鸡),来到身边对自己悄声说:“啥呀。你在看西湖镜啊?”她一边问,一边以同样的姿势,探头往门缝里瞧。

顾秋明回头望她一眼,饶有兴趣地悄声回答她说:“嘿嘿!当你多瞧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它们真还有点意思呢!”

就这么一点儿轻微的声音,突然见那些本来还玩得正欢的小精灵们,突然全都就地一蹲,定在原地不动了。而那些刚才还圈着一团,犹如正在梦游般睡得正香的肉坨坨们,已经全部都抬起它们警惕的头来往四处探望,并随着门缝渐渐地张开,只见它们全都“呼”地一下,活像是装在箩筐里面的乒乓球滚到地上,忽地全散开了。随后待他们各自提上一桶由韩芝郁带来的饲料走进去时,竟发现起先还显得有点稀疏的整个育雏室里,早已经变得来几乎找不出一处可以让他们下脚的地方。没办法,最后他们两口子只好挺直了各自的身板,像是在跳探戈,又更像是在跳霹雳舞一般,吃力地迈开各自的猫步,用同样印有鸡样的塑料彩碗,往散放在四处的饲料盘子里,加上让小鸡们已经消耗掉一部分像细粒样的小鸡饲料;随即又换上几桶兑上有开口药的饮水后,整个上午的工作,差不多就算是告一个段落。事后待她们出得门来透气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但是不高,就好像是被离他们不远处茂密的树枝,沉甸甸地托举在枝头上。

顾秋明建在这儿山林子里的养鸡场,在他们还没有到来这里之前,是从前人民公社那会儿,由生产大队延续下来的集体山地。总面积大约有230亩,长期丢荒在这里。之后才由村上现在的书记高阳,在背地里象征性地给村里一点钱,承包下来有近200亩,仍然丢荒在这里。而余下来的将近30亩荒山,却由本村临组的另一位在别的乡政府里上班,人称“跷三娃”的人,用同样的方式,以每年500元钱的总租金,承租下来后,又和书记高阳一样,继续荒在这里。也就是说,现在顾秋明建在这里的养鸡场,就是从这位姓跷的三娃以每年500元钱的总承包费,租到手之后,又以每年4000元的租金,转租给顾秋明。后来顾秋明考虑到便于自己将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受跷三娃过多的干涉,于是又将原本属于集体的山林子——包括山上所有的杂草在内,又一次性支付给他有一万块钱一并买下来。说白一点,就是私下里又让他占了点国家的便宜。关于这一点,顾秋明猜想他一定是自个儿吃不完,他也不敢一个人吃完。因为如是他当真这样干,若是之后让村上的书记给知道后,将来他在当地的日子恐怕就有点不好再往下混了。至于顾秋明在这里所租下的地究竟有多大,因为他是城里人,对土地没有多少概念,只认为大约有30来亩。不过关于这些,将来那姓跷的和顾秋明不闹翻便罢了,如果他们在将来的某一天真要是闹翻了,然后再让顾秋明给他抖落出来,担心他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现在这儿除去土地,哪怕是附着在地上的一草一木,全都是他顾秋明的。后来又经过他们的几番重新改造,才变成今天的这个模样。

这儿终年都是山峦叠嶂,郁郁葱葱,四季青绿。既是高山与平原过渡的延伸地,又是每年山洪泛滥时候的缓冲地,同时也是画师们收笔的地方。

这里虽然说是和蒲阳镇的城区接壤,其实倒不如说成是跟都江堰市的城区接壤更准确。因为这些年随着城市对外的不断延伸,如今的蒲阳镇的镇子,其实早已经和都江堰市的城区连接成为了一体。从这个角度讲,足以说明现在顾秋明这儿的地理位置之优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