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靖康6

马植又上书道:先者纳叛,已有口实,今又无端不支付钱粮。天子行此皆可,只是天下却仍无军备。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天下必起兵事,陛下斟酌!

半个月后,马植因为这封奏折,官降五级。

宣和、靖康、建炎这十几年之间,中国的土地上涌现了像马植、李纲、宗泽、岳飞、韩世忠、虞允文、刘琦等十几位英雄。可是,在一个傻子丛生的年代,英雄的出现也无非就是成为白痴群体里有些耀眼的明星,但是充其量也不过起到庸才的作用。当一个个政治白痴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跳梁小丑的时候,我们的英雄无奈地沉默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你不能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让我们的英雄在正常人的思维支配之下无法运转。这就是历史,一个个荒诞的故事没有理由。

宣和六年,金太宗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同时他也在万分鄙视徽宗的贪婪和无能之后,发兵南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

那金太宗见徽宗背盟,又招降宋辽兵入伍,便也顾不得太祖所说的不负宋的遗言,召见兀术、粘罕等人,商议进兵。与此同时,马植正在东京汴梁。马植刚被连降五级,心中却没有为官职多惋惜,骑马飞奔李纲府上。李纲见了马植,便问道:马将军驾临寒舍,有何要紧事?

马植说道:皇上数次背盟,恐怕招惹金兵,天下必起兵事,受难的可是百姓。

李纲沉思片刻,说道:马上民族无信誉可言,真若进兵,天下将亡。

马植道:那女真人虽无汉人的信义,却也是言出必行的。故而尤其恨主上言而无信,勾结辽国旧部,金兵不日必来。到时马植获罪理所应当,这些都不足挂齿。只是若那金兵进兵中原,知我大宋军力宛如空壳,又知我中原地理,民富而国不强,引狼入室。若攻一次,万众一心或许可以顶住,若三番四次滋扰,吃出了甜头,亡国之日不远。

李纲苦笑道:这朝廷上下,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阿谀奉承的中兴之臣,而不是我等这些后天下之乐而乐、忠言逆耳的不识时务的小辈。

马植劝李纲道:眼下不是争这些谁功谁过的时候,既然主上已经背了盟,金兵不期即至,大人也应当替朝廷担忧。

李纲说道;晚矣,只求能早发书信,通知各路兵将,拱卫京师,守住这一次,再作打算。

于是李纲写了书信,叫河北各军人马早些准备,陕西、山东各路,湖北军兵也备好车马粮草,随时进京抵抗金兵。

十月,金国起兵。金太宗誓师说道:南朝无信,苟不先之,恐为后患。言罢命粘罕出兵山西,兀术出兵河北,几十万骑兵早在边境待命,一声令下,所向披靡,连克了大宋几十座州县,日行百里,宋兵未战即溃。那徽宗当年招降的辽国兵将少说也有三十万,不料一夜间全部投降,成了金兵爪牙。山西、河北门户大开,金军一路急行,直奔黄河杀来。

徽宗大惊,连夜带了蔡京、童贯等人南下应天府,既而到了扬州,号道君皇帝,托儿子钦宗为监国。李纲带着百官上书说道:唐之所以中兴,乃是唐明皇退位,以谢天下,今陛下若存天下,便弃了帝位。若不然,臣不敢保天下有失。

于是徽宗只得退位,立了钦宗。李纲封兵部侍郎。

马植知道徽宗要跑,更谈不上策划抗金之计,于是见了李纲,说道:金兵数万进兵,必是急进。若是拖久时日,待其粮草不继,我又援兵至,开封无忧。

李纲回答道:马大人高计,只是这刚登基的皇上今日早朝议的第一件事便是迁都。

马植道:这迁都还不至于,黄河乃是开封屏障,只是要把那黄河渡口守住,只需一个月工夫,南北几十万大军集合汴梁,金兵也无可奈何。

李纲叹息道:自古就有五代而斩之语,再英雄的爹过了五世的奢靡,也保不住子孙稳坐的江山。这大宋由兴至此,也有五代了,皇上不求抗敌,只要议和,大宋恐怕天数至此了。

马植厉声道:大人生也早我,食宋俸禄也多于我,国难当前,何出此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