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靖康7

李纲惭愧道:马大人见教的是,大人有何办法守住渡口?

马植道:这东路军主帅金兀术骑兵战术了得,若让他过了黄河,阵势摆开,就再难克敌了。我带兵先烧了黄河上的渡船,沿河布哨,看他怎么过河。

李纲说道:好,我支给你五千人马,往来巡查,定要守住渡口。

马植得令,领了五千禁军,便要向城外奔去。城内百姓早知道金军已经起兵,便列队欢送出征宋兵。一时街道上人山人海,喝彩声不断。马植大喊道:上马出征!谁知那宋兵一个个竟多上不得马,上得马的也都双手抱着马鞍,生怕掉下马来。马植厉声道:赶快上马!却还是参差不齐,几乎无人能稳坐马上。随从低声劝道:将军不要顾着这些末节,若让城中百姓看得太多,伤了民心,可不是好事。

马植知道宋军战力薄弱,却打死也没想到能积弱到如此地步。苦笑道:命令大家,牵马步行,直奔河堤。于是这五千宋兵牵着马小跑行进,一路上百姓多不能理解,也不知道是何原因。这就跟现在的坦克团所有战士都下车来推着坦克上前线一样,不是因为车里没油,而是因为战士不会开。

好容易到了河堤,对岸金兵幸好没到,于是马植带着众兵将沿河上下搜了几十条大船,一一烧毁。马植心想:这滔滔河水,倒也能支撑一两个月。那兀术若是要走上游,至少要多花个把月时间,足够应付了。

没过几个时辰,上下几十里的渡船都已烧毁,正在这时,却见北边黄土漫天,数万骑兵飞速杀来,前军立阵河北岸,上下寻找渡船。马植大笑道:幸亏早来一步,若晚了,汴梁危矣。

正在这时,有军兵来报,说有一小队人马去北岸寻渡船,搜得六艘,正要回来,却被金兵拦在河湾中使箭逼降了。马植大惊,却又马上镇静道:只六艘小船,每次最多渡得几十人,几万大军何时才能渡完?我手下还有五千兵马,他渡一船我杀一船。

于是马植喝令手下军士列队,刀出鞘,箭上弓,备战。不出半个时辰,北面金兵便准备停当。眼见着对岸只六条小船,每船上只载着十余人,奔河南岸杀来,马植也不多言,只喊道:放箭!只见数千支箭呼啸而去,却在金兵背后入水,中者极少。马植大怒道:平日里不习骑射,今日用你们了,却是只空有一身吃出来的力气,没有保家卫国的本事!话没说完,六船金兵已经上岸,马植暗想,即使让他们上岸,又能如何?于是带着兵将准备将那些上岸的金兵逼入河中。那几十个金兵一来是金军中沙场上磨炼多年的勇士,二来背水一战,舍生忘死,于是勇气异常。两边人马交兵不到一刻钟,宋军中一逃兵突然喊道:金军大军过河了。众人一听,以为金兵又搜得了渡船,早已经在这边厮杀时偷偷过了河,于是立刻溃败。马植立马在军中喊道:金军主力尚在对岸,我等死战,黄河不可丢!可这些平日里从不出操的宋兵哪里还听得进去,争相逃命去了。马植带了几十亲兵上前砍杀,却见金兵第三队已经渡河,转眼间,几十人变成几百人。再看自己身边,仅剩下十几个亲兵,无奈退回开封。

于是金兵就靠着这六条小船,渡了六日,才将数万人马送过河来。兀术下船登上南岸,感叹道:南朝无人矣,若有精兵一两千守着此处,即使六十条船,又安能过河?

说罢,大军车马粮草安顿,便马上奔京师汴梁杀来。兀术南下千里,也没见宋军有什么像样的抵抗,现在东京汴梁就在眼前,得了此处就可以收服大宋,成就一番伟业,不由得心花怒放。于是命令兵士,备好弓箭刀枪,立刻攻城。

却说马植自河堤失守,退回京师,见了李纲,不停自责。李纲宽慰道:我在河北教习多年,怎不知道禁军?今日我军,最多在城外摆摆样子,不能野战。现在金兵兵临城下,只有在城内招募勇士,派信使招呼各地人马,进京护驾要紧。

于是城内召集兵勇,平日里舞刀弄枪的,更在招兵之列。

那兀术派兵攻城,一来也是怕宋军援兵抄其后路,因而不敢尽全力。二来开封城池经营二百余年,门楼、护城河、箭垛也刚刚修葺完毕,数万宋军虽不敢和金军在那大平原上厮杀,但躲在工事后面射冷箭,扔几块石头,偶尔冲上来几个金兵,朝他背后砍几刀还是会的。眼看着攻了几天,伤亡过万,却仍无进展。又见西北宋军种师道也率兵在京师外扎营,探马细作更早就告之几路宋军不日便到,于是便想作和议一事,割让河北三州,以便脱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