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商税一

赵普说道:“昔年秦孝公重用商鞅,奖励耕战,使得秦国从西陲之地走出,北伐匈奴、南平北越、一统诸侯、制霸天下。而《史记商君列传》所说:商鞅之功不外乎农战二字,近日里虽然大**定江南,但是如果在江南一地收不上赋税,从小处看是江南士绅藐视朝廷法令阳奉阴违,推三阻四。但是从大处看,其余各路看到江南农税可以迟交甚至不交,其余各路如果也出现农税拖延甚至不缴纳农税的现象,中枢又应该怎么办?那么国朝的基础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到时在多来几个江南西路或者江南东路,其祸患不下于契丹北汉。

赵德昭听赵普这样一说,顿时想法通透,接口道:“赵相所言极是,孤最开始只想到历代改制农战为先,后来想到江南农税拖延确实有影响,不过没有想到甚至有可能天下骚然,既如此,赵相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赵普说道:“这次皇后娘娘派禁军押解饷银北上,饷银的一半是各种冠名权买卖的收益,另一半据说是羽皇子香水铺子的收益给皇上的分红,香水铺子这边是皇室内库,皇上皇后体谅国库,用内库银钱支援前线,臣等除了感激莫名之外,也不好置喙。不过前日里拍卖冠名权之事,我等是亲身经历,监国和我等都是亲眼窥见国朝商贾之实力,所以这江南之事,一是商税,尽早将商税安排下去,其次是,南唐去年归顺,因为战祸,皇上免除了去年和今年上班年的农税,但是下半年农税至今还没有一个说法,所以农税之事也是刻不容缓。”

参知政事卢多逊在旁边看着赵普出风头,两人本是政敌,所以卢多逊虽然认可赵普的话,但是也不免心中不快。听到赵普如此说道后,卢多逊问道:“那依赵相之计,所重着是商税农税,不过赵相也没有说出来应该怎么处置呢?”

赵普看向了赵德昭,问道:‘监国,商税一事,之前我们曾经有所考虑,甚至还找过潘太傅家中子侄辈商谈,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商业。监国以为,国朝商业,可以怎么样鼓励?’

赵德昭从读书识字以来,大多数学的是重农抑商的东西。比如说:战国法家李悝主张的“尽地力之教”,认为“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把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

儒家圣人荀子又提出“重农论”;

而商鞅更为直接,直接提出重农抑商,鼓励农耕限制商业发展;

后来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面提出:““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所以满脑袋外儒内法和农耕思想的赵德昭,虽然说前日里被商贾拍卖冠名权给震惊到了,但是毕竟重农意识根深蒂固,现在赵普突然问出:“如何鼓励商业发展?”赵德昭一头雾水,搜肠刮肚也就只还记得当时潘大海所说的话。

赵普看着赵德昭默然不语,心中无奈。

毕竟历朝历代天子在大内设置社稷坛也不是没有道理,农业才是整个大宋的本业,这也没有错,赵德昭知道农业重要已经是比较合格的储君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要求他在熟悉商业的运作模式,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赵德昭思索良久,说道:“盐铁两种,不许私人买卖这是铁律,不过其他的,国朝可以通过冠名权,减税等方法,应当有助于商贾实力的发展。”

我们在这里商量的就是怎么样增加收入,你倒好,第一买卖就来个减税。

赵普发现,居然在一次奏对中,再一次想起了魏羽。

顿了一顿,赵普说道:“监国所说确实是稳妥之计,盐铁乃是国朝支柱,从汉朝刘彻开始便是官服买卖,自然动不得。冠名一事,从香水铺子上就可以看出来,确实是可以让商贾取得暴利,但是,除此之外,成觉得还有几个法子,可以有利于大宋商贾的发展。”

赵德昭态度很是端正,绳子前倾,急切的看着赵普,说道:“赵相请讲。”

听说鼓励商业还有许多法子,而且赵普所说必然是可行的办法,所以不之手赵德昭,连着卢多逊,刘进贤都认真的听着赵普的话。

赵普慢慢的说道:“大宋在各地设置有驿站,虽然国朝规定,驿站主要用于军情传递和官员上任卸任,但是由于驿站太多,驿卒数额巨大,所以好些驿站都会接一些私活,比如客商住宿,比如和大车店联系经营运输,从中获取一些钱财,此事无伤大雅,也有助于减轻国朝驿丞的饷银花销所以皇上没有深究。”

刘进贤主官皇城司,常年有皇城司的密谍周游天下,所以驿站之事刘进贤也是十分清楚。听到赵普所说,轻轻的点了点头。

难怪赵相公可以在皇帝面前数年屹立不倒,果然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刘进贤打心里是佩服赵普的、

赵普看了看旁边三人,继续说道:“虽然这是人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毕竟驿站没有接待私人客商的权力,一切收入都是皇上体恤下情不加追究才行。那么我们要是将驿站的事务和商贾联系起来,如此,既可以李煜商贾长途贩运,也有利于增加对商贾的控制。”

“增加对商贾的控制?”刘进贤咀嚼着这句话,始终不解。

赵德昭也有同样的问题,:“赵相,可否明言?”

赵普心中笑了笑,赵德昭也有他的优点,不懂就是不懂,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赵普道:“普天之下,大宋能够做到每个州县都有驿站,那么监国可以下一个诏书,一切驿站,在完成军情和过往官员的接待后,可以当做邸店供信任打尖住宿,一应商贾住店,存放货物,运输商品,都明码标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