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高考阅卷中的任务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全本免费阅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到了元旦这天,公历上迈入了1978年。

当然,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元旦根本不算个节日,没有假期。

李长河去年刚重生的时候就发现了,别说元旦了,春节都没有假期。

从十多年前,上面就做出了春节不放假的决定,据说是因为有人喊出了“G春节的命”。

然后一群大聪明开始疯狂写信建议取消春假假期,后面就取消了。

不止如此,包括什么放鞭炮啊,拜年啊,舞龙舞狮,大吃大喝等行为一律不允许,只保留了一项,就是贴春联。

他记得在下乡的地,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几乎都是一致的标语,最火爆的应该是这句。

“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

当时的忆苦饭吃的李长河确实满眼含泪。

他当时还是个病号啊!

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最起码走在街面上,沿途看到的人民的精气神好了。

李长河猜测,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工资涨钱了。

77年下半年的时候,国家给全国来了一波涨工资,虽然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获得了提级,但这个比例也不算低了。

同样涨得也有朱啉她们这种学生,她们这种工农兵大学生因为入学原因和学制的问题,跟以前的正牌大学生是没法比的。

以前正规的大学生毕业以**职起步工资是46元,而她们这种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以后在六类地区的入职工资只有38元。

但是这一波涨工资以后,她们这些毕业生的起步工资调到了43元,一下涨了5块钱。

同样李长河家里也得到了好处。

除了涨工资之外,国家还批准了恢复技术职称评定的文件,可以重新评级了。

这也意味着老李这个极其特殊的四级副教授在78年大概率可以转正了。

毕竟正常的四级都是正教授,他这个四级的副教授是因为年代特殊原因造成的。

虽然工资没变化,但是说出去好听了,起码是正儿八经的教授了。

再往上李长河估计老李也没啥戏了,除非能熬出来。

别的不说,一二级教授那都是各个学科的奠基人级别,像一级教授只有在56年评定过一次,被评上的那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他们家的老李,估计退休前能熬个三级就顶天了。

这段时间李长河除了写稿子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在突击换票。

换他结婚用的物资的票,比如说喜糖啊,花生啊之类的。

好在李长河手里有全国粮票,最近又收到了一波读者来信的打赏,虽然没有第一次的多了,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李长河就在用全国粮票换这些物资票。

只不过这一次换的没有李长河想象中的顺利,毕竟临近春节了,今年的风声又说是放宽了标准。

京城百货那边已经提前开始备货准备过年放货,各种各样的物资都有。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对他们区别不大,反倒是这一波过年,能借此机会吃顿好的,瓜子糖果什么的也可以安排上。

所以愿意跟李长河换的人,不算多。

李长河也不着急,反正有换的,他就换,换了直接进百货商店或者供销社买成物资带回家。

积少成多,总能把东西屯够的。

晚上回到了家,李长河看了看时间,然后顺手打开了电视。

“大晚上的你还要看电视?”

沈玉秀看李长河的动作,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听说今天晚上有个新节目叫《新闻联播》,我看看是什么样的”

李长河笑嘻嘻的冲着沈玉秀解释说道。

随后沈玉秀把饭菜端过来,三个人一边吃饭,一边开始看起了《新闻联播》

1978年的1月1日的《新闻联播》,就是未来连续播放了数十年的《新闻联播》的第一期。

第一次新闻联播,李长河当然要观看一下这历史性的时刻了。

不过这次新闻联播不是央视播的,而是京城电视台播的。

画面上只能显示女主持人的影像,但是声音却是两个人的,男的就是赵中祥。

真正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看了一会,李长河就觉得有些无聊了,这个时候的新闻,看的他有些尴尬。

倒是李立山坐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

现在的新闻联播还不是未来的半个小时时长,而是只有二十分钟。

看完以后,正好也吃完了饭,收拾了饭桌。

随后李长河就回了自己屋里,打开了台灯,准备再写一篇稿子。

前两个月为了复习,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稿子之外,他基本上没再写别的。

现在都高考完了,李长河打算继续写点,往燕京文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