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热恋期!

没错,眼前出现在李长河他们面前的,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富华国际的董事长陈立华。

听说唐长老几十年对她的称呼就是董事长,也挺有意思。

当然现在的她,看起来还只是个年轻的妇女,跟后世的模样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李长河能认出来,也是因为前世有看过她的资料,记忆里有那么些印象,这会见了,认了出来。

“你好,我们是经济系的新生接待处,请问您是?”

“这是我儿子赵勇,他考上了咱们经济系的地理经济专业,我今天带他来报道。”

陈立华将旁边一个有些腼腆的男孩拉到了前面,冲着李长河他们说道。

“地理经济啊,是陆老师的课,双林,你领着他们过去呗,让长河在这歇会。”

老陶冲着旁边的林双林说道。

林双林点点头,站起身来:“行,您二位跟我来。”

随后,带着陈立华和她儿子赵勇走了。

“没想到,今天咱们经济系一下开了三个专业。”

一旁的老陶感叹的说道。

本来他们都以为今年只会增开一个世界经济的专业,结果没想到除了世界经济,还开了地理经济的专业。

也就是说,北大经济系现在一共有三个专业了。

政治经济专业,世界经济专业以及地理经济专业。

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不过老陶感慨了半天,却发现李长河没回应他。

看李长河若有所思的坐在那里,老陶推了他一把。

“长河,想什么呢?”

李长河被老陶推醒之后,摇了摇头笑道:“没,有点走神了。”

其实他刚才想的,是在考虑能不能从陈立华的事业里分一杯羹。

这个女人现在看起来,应该是个普通的京城少妇,但是过不了两年,人家摇身一变就会变成知名港商。

而她的第一桶金,前世宣称是家具生意,实际上是把前些年运动搜集的一些明清紫檀黄花梨之类的家具,倒腾到港岛去卖了。

毕竟现在,紫檀黄花梨这些木头家具,现在国家还没定义成文物,名目上就是旧家具而已。

不过思索了一下,李长河就放弃了。

一个普通的女人摇身一变变成知名港商,想想都觉的里面有猫腻。

毕竟别的不说,这个年代一个京城的普通女人能去到港岛,完成华丽的转身,这可不是一般的普通人。

再想想未来的长安俱乐部,那地段那是一般人能拿的下来的地方吗?

那时候国内地产改革还没开启呢,可是人家都在那个位置拿地方盖俱乐部了。

李长河估计前世那些传言大概率都是真的,只不过不知道这位是不是现在真的在某位大佬家里做保姆。

不过根据李长河的记忆,哪怕他穿越之前,这位陈董事长一家子过的都很安全。

如此说来,即便真的是如他想象的那般起家,到最后她们这一家也是平稳落地了,富贵延绵,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陈董事长还是很厉害的。

“对了,我听刘伟说,咱们系里也准备办杂志?”

老陶这时候继续闲聊着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没错,我觉得挺好的。”

“嗯,不过声势浩大的还是文学那边,听说都找到茅盾先生那边去了。”

“对了,我听老邓说,文学社那边让你当副社长?”

陶海肃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对,陈建功之前跟我说过,不过我估计就是个挂名的,伱也知道,我这忙的哪有功夫管文学社的事情啊。”

“这倒是,虽然你是个作家,但是日常说实话还真看不出来你对文学的热爱,真是个怪胎。”

陶海肃很赞同李长河的话。

如果抛开李长河的名字只看他这个人,你很难联想到他跟文学有什么关系。

因为日常的李长河身上,是很难看到那种文学青年的特质的。

这种特质是很明显的,比如说他们同学邓稼翔,就是很明显的文学青年,虽然在经济专业,但是日常身边也是放着一本文学作品的。

可是李长河这半年了,陶海肃都没看过他阅读一本文学作品。

“对了,你暑假干嘛去了,也没见你回学校?”

李长河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按理说老陶家离得这边也不远,都在海淀,可是一整个暑假愣是没见他回来过一次。

“哦,我回了趟陕北,在那边呆了这么多年,乍然回城还有点不习惯。”

“趁着暑假我就回去了一趟,走走看看,毕竟以后回去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

“您好.”

就在两个人闲聊的时候,又有同学来报名,打断了两个人的闲聊。

就这样,李长河跟陶海肃在这里又做了一上午接待,一直到中午头,两个人才去吃饭。

下午李长河就没去了,刘伟和海文过去轮班去了,李长河躺在宿舍里,眯了一会。

不过也只是眯了一会。

李长河睡得正香的时候,陈建功急匆匆的来到了李长河的宿舍里。

看到李长河果然在床上睡觉,松了口气。

他找了李长河一圈了。

早上来的时候就找他,结果经济系的同学说李长河还没来。

然后等到中午,他又问,有同学说看到李长河上午在门口接待新生。

等他去到门口,结果是刘伟和海文在那里,说下午李长河没来,估计在宿舍。

陈建功又匆匆来到宿舍,终于找到了李长河。

“长河,别睡了,快醒醒。”

李长河迷迷糊糊的被陈建功叫起来,看了他一眼。

“怎么了?”

“走了,去开会去!”

陈建功冲着李长河着急的说道。

“开会?开什么会啊?”

李长河有些懵逼,莫名其妙的陈建功喊他开什么会?

“咱们不是五四文学社要恢复吗,内部先开个碰头会,你是预定的副社长,少了你这会能开起来?”

“快起来吧,咱们去图书馆。”

陈建功冲着李长河催促说道。

“等我洗把脸。”

李长河从宿舍里出去,来到公共卫生间,拧开水龙头,凉水喷涌而出,很快让李长河恢复清醒。

“走吧!”

跟着陈建功,李长河匆匆来到了图书馆,学校对于五四文学社还是很重视的。

团委在图书馆内部给文学社批了个房间,作为文学社的活动教室。

而此刻,这间教室里就坐着不少人。

有的人李长河认识,也有的李长河不认识。

“长河,先给你介绍下,这是我之前跟你说的老邹,邹士方,就是他提议咱们文学社恢复的。”

陈建功先把李长河带到了一个圆脸青年的面前,给李长河介绍说道。

“邹士方,你跟建功一样喊我老邹就行了!”

陈建功话音刚落地,邹士方就率先冲着李长河笑着说道。

“嗯,老邹你好,我李长河。”

“知道,我们可都期盼着你来呢!”

邹士方笑呵呵的说道。

李长河急忙摆摆手:“别这么说,以后咱们文学社有事情先开会就行,大家都是民主表决,有我没我都一样。”

“好了,你们俩就别相互客套了。”

“团委张老师先不过来了,让咱们自己先定方向。”

“现在长河也来了,我看咱们就开始吧。”

陈建功跟李长河和邹士方说道。

邹士方点点头,然后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李长河坐在了陈建功旁边,在他的右手边是一个个头不高的青年。

这人李长河也熟,正是梁左。

就是写出了《小偷公司》《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的那个梁左。

“这第一个议题,咱们先讨论一个咱们文学社的框架,看下面设几个小组?”

邹士方率先开口说道。

“我觉得和诗歌肯定要算上,至于散文?”

陈建功率先发表意见说道。

“散文不如放到里面,篇幅都差不多,散文列为一组,诗歌单独列为一组。”

这时候,一个个头高挑长得挺不错的小姑娘跟着陈建功开口说道。

李长河认识她,小姑娘叫查建英,年龄不算大,差不多属于北大最小的那批学生,高中应届考进了北大,但是很有想法,在文学社也很活跃。

“嗯,和散文列为一组,诗歌单独一组,然后还有其他的类别吗?”

“戏曲文艺也作为一组怎么样?”

李长河旁边的梁左这时候开口说道。

“戏曲文艺?”

几个人讨论了一番,点了点头,觉得可以设组。

“我觉得还可以搞个评论组,大家写评论,评论组可以分两个类别,一个可以是影视评论,一个可以是书评。”

李长河这时候也笑着说道。

既然来了,不能一直打酱油啊,总得有些参与展示。

“评论组嘛?这个想法倒是挺好的,书评,影评”

邹士方点头说道。

随后,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定下了文学社下辖四个小组,即散文,诗歌,戏曲文艺以及评论板块。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选出各个组的负责人,亦类似于审稿编辑。

本来众人想让李长河当散文组的负责人,不过李长河推辞了。

因为陈建功也是写散文的,而且李长河觉得审散文的稿子太累了。

他主动请缨去了评论组,打算到时候看这些评论去。

毕竟看评论,可比散文有意思多了。

他不爱看自己书的评论,但是爱看别人的啊。

就这样,初步的文学社内部框架搭建完成,邹士方将这些整理成文字,然后上报学校。

从图书馆出来,已经是傍晚了。

“长河,一起吃饭去啊!”

梁左走出来,顺势邀请李长河去食堂吃饭。

李长河摇摇头:“不去了,今天我得回家!”

今儿个忙碌了一天,李长河打算回家好好睡一觉。

随后骑上自行车,李长河回到了家里。

不过等李长河到家之后,惊奇的发现,朱啉竟然也在家里。

“你怎么回来了?”

“是忘了什么东西吗?”

李长河诧异的冲着朱啉问道。

朱啉笑了笑,摇摇头说道:“没忘,我是坐班车回来的。”

“长河,我发现了个回家的好方法。”

“嗯?”

李长河诧异的看着朱啉。

朱啉当即给李长河解释了起来。

原来朱辛庄那边,有专门的学校班车,每天早晚接送小西天的教师去朱辛庄上课。

所以这个班车,也成了朱辛庄校区那边学生回城的班车。

因为像导演系摄影系他们很多作业是需要看电影的,而有些片子只能回小西天那边的老校区看。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朱啉发现了时机,她只要想回来,完全可以晚上放学坐班车回来,然后早上再坐班车回去就行了。

而小西天离的他们家就很近了,四公里的距离,坐公交也就两三站的事。

今天朱啉就是发现了这条道路,先尝试了一番。

“明天早上,你早一步起来,骑自行车送我去老校区那边坐车就行了,我坐着班车回学校。”

朱啉轻声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瞬间领会,夫妻两口子老是分隔两地也不好。

“那以后还是每周三回来?”

李长河笑嘻嘻的说道。

真要是一星期见一回,他也忍不了啊。

“嗯!”

朱啉羞涩的点点头。

这会两个人算起来,其实才算是后世的热恋期,正是身心交融最热烈的时候。

“我跟你说,我们学校的食堂,一点都不好吃,全是青菜,跟你们北大的比差远了。”

两个人腻歪了一下,朱啉随后又冲着李长河吐槽说道。

北大的食堂朱啉也跟着去过几次,里面的菜品其实很不错,还有好几样肉菜。

相比较之下,北电的食材供应实在是尴尬,偌大个食堂,基本上全是白菜萝卜。

朱啉倒也不是说非吃肉不可,但是她不管是在协和还是在家里,吃的确实都挺精致。

更遑论跟李长河在一起后两个人隔三差五的下馆子。

所以中午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之后,朱啉实在是有些无力吐槽。

“那以后周三回来,我放学顺路买点好的,回来给你补补。”

李长河宠溺的说道,他回来正好从海淀镇中心走,完全可以顺路买回来。

“等我回去再看看吧,现在才第一天也说不好,观察一周再说”

朱啉想了想,还是决定再给北电食堂一个机会。

不过很快,她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了。

感谢光耀飞舞场书友20220302114505680 150*渤海郎武神赵云书友20210301106546321186的打赏,鞠躬拜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