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朱啉的吐槽

一大清早,李长河早早的起来,先是去外面的国营小饭店买了早餐。

如今李立山还没回来,家里就他们两口子加上母亲沈玉秀,李长河有时候起得早就去外面买早餐。

等回来的时候,沈玉秀和朱啉已经起来了。

早晨的朱啉容光焕发,精神清爽,皮肤细腻的仿佛能掐出水一般润泽。

这都是李长河昨晚辛勤劳作的功劳。

吃过了早饭,李长河骑着自行车先是送朱啉去了小西天北影老校区那边。

等到了之后,校车还在那里等着,校车旁边还有几个老师站在那里,围着闲聊。

看到李长河,有一个老师忽然冲他招了招手。

李长河定睛一看,正是那天跟他一起叫号的侯老师。

“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李长河,知名作家,咱们学校导演系朱啉同学的丈夫。”

“旁边这就是咱们学校导演系的朱啉同学。”

侯老师笑呵呵的冲着几个老师介绍道,然后又看向了李长河。

“长河,我们很多老师对你可是久闻大名啊,今天遇到了,喊你过来认识一下。”

“这是摄影系的郑国恩教授”

“这是.”

侯老师也把几位老师给李长河两口子介绍了一番。

李长河跟朱啉立刻跟几位老师和教授问好。

“长河同学伱好啊,你们两口子现在可都是我们学校的知名人物了。”

“我昨天还说呢,车上那个漂亮的小姑娘看着也不像表演系的学生啊。”

“要我说,朱啉同学还不如转到表演系来,你当时要是考表演系,这个形象分绝对是满分。”

表演系的徐燕老师这时候鼓动说道。

虽然她是表演系的老师,但是导演系也有表演课,所以有时候她也得跟着去朱辛庄那边上课。

“徐老师,咱们可不兴抢学生啊,朱啉在我们导演系考的分数可不低,你这上来就忽悠着去你们表演系可不行。”

导演系的田金夫老师笑着冲着徐燕说道。

“行了,你们崩挖了,李长河这小子早就看的明白了。”

“那天我们在门口聊,你知道他说什么吗?”

“导演,可以当演员!但是演员,很难去当导演。”

“你们表演系啊,抢不走朱啉同学的。”

侯老师笑呵呵的说道。

朱啉这时候则是站在那里,微笑着没有说话。

虽然话里话外聊得都是她,可是她很明白,老师们平易近人闲聊的更多原因是因为她的丈夫。

一个知名的作家,在这个年代,对于影视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就在这时候,远处一个中年男子匆匆的走来。

“行了,咱们上车吧,司机师傅来了。”

侯老师这时候笑呵呵的说道。

李长河跟着说道:“那各位老师,我先走了!”

“走吧,反正你小子隔三差五的也得来,有时间再聊。”

随后,朱啉跟其他的老师上了车,而李长河则是骑上自行车,往北大走去。

上午上完课,李长河跟老陶海文他们来到食堂,正准备打饭,远远地看到了陈建功又找了过来。

“长河,吃了饭别回宿舍,去一趟图书馆啊!”

陈建功找到李长河,冲他叮嘱了一句。

李长河点点头,知道肯定又是文学社的事情。

“看文学社最近忙的,可是热火朝天的。”

“那可不,听说五四文学社复社,学校都挺看重的,到时候很多老先生都会出席。”

“相比较之下,咱们这《学友》,难啊!”

老陶跟海文感叹的说道。

文学社复社,从团委到学校,都是鼎力支持,各种帮助。

他们搞得《学友》,跟系里反馈了一下,系里老师倒是挺支持。

然后就没了。

没办法,系里现在也穷,除了精神上支持之外,暂时没办法提供更多的支持了。

“没事,或许过几年,咱们经济系就比中文系牛逼了。”

李长河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的经济系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以后经济系会是国内最热门专业之一。

吃了饭,李长河溜达着来到了图书馆的教室,教室里面,陈建功和邹士方已经都在了。

“什么事啊?这么着急?”

李长河凑过来,好奇的问道。

“长河,是这么着,咱们文学社开业,除了本校的老师之外,还想着邀请一些知名文学作者之类的校外人士参与。”

“我们想的是,你这边有没有熟悉的人能邀请的?”

邹士方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闻言,苦笑着摇摇头:“我这么说吧,我目前最熟悉的,就是人民文学的主编张广年,副主编刘建青。”

“不过张广年现在兼职作协书记,咱们这种校内活动,他未必有时间来。”

李长河想想也不可能啊,人家一个级别那么高的领导,你要说参加北大的活动也还说的过去。

但是北大下面一个学生文学社的活动,就白扯了。

“刘建青现在虽然只是副主编,但是他现在日常全面主持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工作,我可以给他打电话邀请一下,但是不能保证一定来。”

“至于其他的,说实话我都不认识,作协的会议我基本没参加过,其他的作者我也不熟!”

李长河无奈的冲着邹士方解释说道。

他虽然名气大,但是认识的人,确实不多。

“张书记确实不太可能,级别太高了,而且他要是来,咱们学校谁接待,校长出面吗?”

“不过刘建青副主编,可以试着邀请一下,人民文学现在算是当之无愧的文学杂志老大,如果能来也是可以的。”

“我这边还联系了《班主任》的作者刘新武,还有《燕京文艺》的负责人周燕茹。”

陈建功这时候也开口说道。

邹士方点点头:“那这样的话,团委那边也出面跟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那边一些合作的记者发去了邀请,估计到时候也会出席。”

“其实这样我觉得就够了,咱们毕竟只是一家校内文学社,服务的主要对象还是校内同学,其实社会反响目前并不是最重要的”

李长河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

北大如今的体量就摆在这里,你想邀请些大拿来,也没有必要。

一个学生社团,在很多人眼里无非就是年轻人的激情和热血罢了。

对当代学生来说,或许是大事,但是对于很多大人物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听到李长河的话,邹士方跟陈建功也点点头,是的,他们或许是有些太看重了,结果关心则乱,总想往大了弄。

“那行,那就暂定先这些人吧,现在就等沈先生那边的回复了,只要他回复了,我们立刻就可以筹办起来。”

三个人商定了这些之后,李长河走出了图书馆,他也不着急给刘建青打电话,现在时间都没定好,提前问了也没用,还不如回宿舍休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眨眼来到了周六。

这天天气凉爽,下午没什么课,李长河跟海文易刚他们抱着篮球,来到了东边体育场。

场地空缺不多,伴随着78级新生的入学,北大的学生又多了起来。

“那边,是经济地理的几个学弟,找他们一起。”

海文扫了一眼,看到了一个场地上有三四个人在打球,立刻走了过去。

经济系的这几个专业虽然是划分了专业,但是一个专业就一两个班。

而李长河他们这一批政经系的学生,基本上每个专业的课都会上。

有些时候,是跟78级的新生一起上课的,因为说白了两个年级就差了一个学期。

而且现在也没有固定的教材,讲义都是老师们自己商讨出来的。

都是熟人,李长河他们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进去。

李长河倒是发现,这些学弟里面,有那天来报道的赵勇,就是陈丽华的儿子。

对方水平还不错,一问原来之前是在学校练体育的。

几个人打了一下午,李长河倒也没八卦,他其实还挺好奇赵勇父亲到底是谁的。

前世这可是个谜啊。

打了一下午篮球,出了一身汗,傍晚李长河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到家之后,朱啉还没回来,李长河直接去卫生间冲了个凉水澡。

等李长河刚出来,朱啉也开门回来了。

看李长河擦着头发出来,朱啉将包往沙发上一丢。

“正好,你帮我烧点热水,我也冲洗一下。”

“我冲的凉水,等我先给你烧热水。”

李长河能冲凉水澡,朱啉可不行。

拿出水壶接上一壶自来水,然后放到煤气灶上刚烧上。

朱啉拿着几件衣服走了出来。

“对了,长河,等会咱们出去买点菜吧。”

听到朱啉的话,李长河笑了笑。

“怎么,你们学校食堂还是什么都没有?”

朱啉摇摇头:“别提了,天天土豆萝卜大白菜。”

“艺术类院校,给的标准太差了。”

要知道李长河他们北大,男生的粮食定量可是45斤,大部分都是细粮,而且每天都有肉票,可以说每天都能吃到肉。

而北电的男生粮食定量才在31斤,还是细粮粗粮对半,肉更不用说了,几乎没有。

跟李长河他们的规格一对比,完全不能比。

关键是朱辛庄地处农村腹地,周围连个国营商店都没有,你有钱都没地买。

“那行,那你先冲洗一下,等会洗完了咱们出去买点。”

李长河笑呵呵的说道。

“吃饭也就算了,澡票也少,一个星期才给一张,这么热的天,唉!”

朱啉摇摇头,然后拿着衣服进了卫生间,过了没一会,水烧开了,李长河也帮忙把水壶提了进去。

等朱啉洗好了,换好了一身新衣服,李长河又拿着毛巾帮她擦着头发。

“外面有风,等你头发干一点我们再走。”

没有吹风机的时代,头发只能等自然干。

好在朱啉没有留长发,李长河拿着干毛巾可以一点点的帮朱啉把头发擦一下。

等干了之后,两个人出去,只是两人刚到楼下,又碰到了朱啉大姐朱艺一家,朱艺手里还提着一个油纸包,一看就是烤鸭。

不过他们买的不是全聚德的,而是便宜坊的,京城很多本地人更喜欢便宜坊的烤鸭,而不是全聚德的。

“你们俩这是去哪啊?正好晚上回家一起吃啊。”

看到朱啉和李长河,朱艺冲他们说道。

得,晚上又得去楼上吃了。

不过即便如此,李长河跟朱啉还是去了趟副食品商店,一来也得买点东西。

二来嘛,给沈玉秀也买点晚饭,两个人去楼上吃了,总得也考虑一下沈玉秀。

不过等李长河跟朱啉回到家的时候,刘淑婉已经把沈玉秀喊到家里了。

下班回到家知道两个女儿女婿都回来吃饭之后,刘淑婉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为她们家也是她一个人,李长河老丈人前些天也出去考察去了,不过去的是日本。

最近刘淑婉其实经常跟沈玉秀搭伙吃饭,毕竟楼上楼下,又只有她们俩。

这都是饭桌上聊起来李长河他们才知道的。

吃完之后,收拾了一番,李长河他们一家下了楼,上面的房间还是得留给朱艺一家睡。

“对了,明天你干什么?”

回到屋里,李长河冲着朱啉问道。

“我是打算明天就去央视看看,虽然老师让我十月过了再过去,不过我反正在家也没事,提前去看看呗。”

“你是还要去京城饭店吗?”

朱啉冲着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现在她都不在卫生研究所那边了,她也不知道京城饭店那边,李长河打算怎么办。

“嗯,你要是去央视,我就去京城饭店看看,看看她们的英语进度怎么样了,总不能你不在那边了,就丢下不管不问了。”

“另外我还得去趟人民文学,北大那边要开个文学社,到时候想邀请刘建青出席一下,我去问问他有没有时间。”

李长河笑着说道。

“那行,那就这样,明天咱们一起进城,我去央视,你去京城饭店,傍晚你再去央视找我。”

朱啉点头将周末的行程定了下来。

李长河点点头,其实他最主要的还是去京城饭店。

如今已经九月中旬了,理论上来说,他等的人差不多也快来了。

李长河不记得对方到底是国庆节前来还是国庆节后来,但是对方应该就是这个时间线附近,然后下榻的京城饭店。

所以最近的周末,他其实都得去京城饭店打探消息。

只希望对方不要出现那种一周之内来了接着走的这种情况。

那样李长河是真没辙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