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咱们切磋一下武艺

1978年9月17日,周日,同时也是中秋节。

也就是在这天,经济系的互助金项目正式推出。

随着刘伟和陶海肃集结了政经系两个班班委成员的宣传和推动,最终在中秋节这天,正式开始实行。

很多同学在知道李长河拿出电影改编费当互助金的举动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默默地感激的。

就连系里的老师知道之后,都赞叹不已,跟别的系的老师聊起来,都是与有荣焉。

毕竟这个时代,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贫穷的,穷才是正常状态,能领着单位工资在学校的是极少数。

但是申请有个前提就是,你首先得是D员。

“行!”

李长河这时候微笑着说道。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问道。

再加上后世的思维影响,他对于加入组织并没有那么迫切的心思,所以这个事李长河从来没有主动过。

现在的刘新武是京城出版社的文艺编辑,没错,就是那个即将给李长河出文集,并马上推出《十月》的京城出版社。

听到陈建功的安排后,他又快步来到了图书馆正门口,邹士方他们已经等在这里了。

为什么?

因为北大77级全年级近一千人,而这其中是D员的不到一百人。

不过刘建青是人民文学的老前辈,刘新武也没招,只能乖乖跟着走了进去。

“刘编辑,你好!”

一般而言,五块十块的就是上限了,不可能你张嘴借一百就给你一百。

而李长河则是在门口,很快,学校的高层大佬,马世江季羡林他们联袂而来。

而接下来的时间,李长河更忙碌了。

可不能让他挖了墙角。

“别着急,你还有一关要过呢!”

这货现在还是十月的编辑呢。

“刘主编您好!”

陶海肃冲着李长河科普说道。

他这个身份加学历,甚至大胆的说,一步登天分配到最高的政务机关都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现在好了,这笔钱放在了他们宿舍钱箱里,大家有需要的公开申领就可以了。

邹士方急忙走过来热情的跟刘建青打招呼。

后面回来之后,他一直到考上大学之前,都没参加社会工作,然后即便是来了北大,他也不算是根红苗正的那批。

“行了,回去写入D申请书吧,写好了交给陶海肃,他会帮你交到团委的。”

刘新武这时候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可是奈何跟李长河不熟,而且李长河也经常不在学校,想要找李长河借钱,要么张不开嘴,要么找不到人。

但是那个姓钱的老师,敢咬住他的档案问题找事,却不敢拿海文的档案说事。

“赶明儿起,咱也是入D积极分子了。”

如今文坛上取伤痕文学而代之的是【知青文学】这个称呼,李长河如今自然而然的就是【知青文学】的开派祖师了。

“老师,你也知道,我之前家里情况,以前当知青的时候也申请过,后面被驳回了,我就没再申请了。”

“老邹,我给你介绍下,这是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副主编刘建青。”

“怎么样,长河,是不是惊喜到了?”

此时的茅盾先生,已经生病了,没有办法亲自来北大出席复社仪式。

董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是劝他入D吗?

李长河到现在都不是D员,原因很多,比方说当知青的时候他成分不好,是没资格入的。

董文军摇了摇头:“那都是以前了,咱们现在改了,破掉唯成分论了。”

“咦,刘主编,您也来了?”

而大部分人即便是有国家的补助,实际上过得依旧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候,刘建青也迈步走了进来,看到刘新武在跟李长河热切的讨论,急忙走了过来。

系办公室里面,董文军看着李长河,笑容比上次更灿烂了。

“这样,老邹你先带刘主编他们去会场,我在这继续等一下客人,咱们得大会之后详细再聊。”

但是不得不说,在现在这个时代,入D绝对是一件非常重大且荣耀的事情。

“啊?这不需要公开选拔吗?”

李长河随后走出了办公室,然后走在路上思索了起来。

反正大家都知道钱的来路,是非自有公论。

“长河,来了,正好,你等会跟老邹去门口接一下人。”

当然,刘伟他们也做了详细的规定,每个人申领的次数,金额上限等都做了要求。

去年十一大开会之后,重新恢复了入D的预备期,时间为一年。

我们十月打算开刊了啊。

李长河听到之后,微微一怔,随后心里若有所思。

可以说,入了D,李长河从北大毕业后,如果去从正,先天上就会领先百分之九十九的同学一大步。

刘新武来的时候,李长河还特意打量了一下他。

李长河也在学校里给人民文学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刘建青看了下时间之后,同意了出席。

“我现在就是纳闷,你这么好的觉悟,你怎么不申请入D呢?”

就像当初大学招生,他跟海文同样的家庭成分,海文还比他多个家族海外关系。

但是在学校里光明正大的拿到了改编费,把这个钱拿出来,反倒正常。

老陶这时候看向了李长河,认真的说道。

李长河知道不能在这聊起来,一聊起来就没头了,所以果断安排邹士方带人走。

不过有了这个契机也是好的,起码接下来,应该能让他的计划更顺利一点,也更安全一点吧。

人民文学啊,那可是文艺爱好者心中的圣殿。

“也是,这点钱我估计对你来说,也不算什么,不过你这个觉悟很好。”

而季羡林旁边,一个个头不高的老者则是好奇的打量着李长河。

“马书记,季先生,朱先生”

最重要的是,学校也找上了他。

最重要的是,现在没人喊什么伤痕文学了,因为李长河为了刷稿费写了大量的稿子,而且基本上都是知青题材。。

李长河笑了笑:“董老师你说的好像钱不是我的了一样,钱就放在我们宿舍的钱箱里,我需要用随时拿啊。”

“最近一直到处跑,所以地点也不固定,让您白跑了几次,实在抱歉。”

刘新武个头很高,有一米八五,跟李长河差不多,如今还是个很干练的青年。

“刘新武?”

等李长河回到宿舍,意外的发现,老陶他们都在宿舍里。

“当然,也不能说谎,因为组织会派人核实的。”

“之后就是预备期了,很快的,等明年这个时候,你就是真正的同志了。”

然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长河明显的感受到,自己在学校的人缘变好了。

看到门口的李长河,几个人冲他点点头。

说白了,你让李长河特意从家里拿钱出来,搞这个互助金的话,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李长河作秀。

毕竟这事不适合大声宣扬声张,自己人打个篮球出出汗就可以了。

上午正好李长河是不用上的课,所以不需要特意请假。

“这是李长河同学”

“你小子啊,那么多钱拿出来,就不心疼?”

“以后继续好好表现!”

“我见过!”

入D对他来说同样是意外之喜,因为现在的D员身份可是太有用了。

李长河闻言,有些无语。

“这里面,你得把你的以前的经历交代清楚,基本上就是知青下乡后到现在的经历,这个正常实话实说就行了,只要不是犯下过重大过错,都没什么问题的。”

“放心吧,你这名额本身就是系里跟两个班委开过会之后提名的,提名之后,学校团委已经在系里同学之间对你进行摸底调查了。”

“其实我很早就想拜访你了,可是找了你几次都没遇到,去年说实话,如果不是你的《知青》发表,我的《班主任》是完全不敢拿出来的。”

不过他还是亲自写了《未名湖》的刊名题词和回信,让人送了过来。

李长河肯定不能说自己没考虑这事啊,所以只能把以前被拒绝的理由又拿了出来。

马世江这时候笑呵呵的冲着李长河打招呼说道,作为新报上来的学生入D名单,他这个学校D委副书记当然知道,主动帮李长河介绍了起来。

巧了。

“李长河同学,我可算见到你了。”

“知道你的支持率是多少吗?”

陈建功一看李长河来了,立刻给他安排起了活。

“嗯?”

看到李长河来了,邹士方急忙冲他招手。

不过李长河如今对文坛的改变还是有的,《伤痕》今年八月份也发表了,不过没有造成历史上的轰动。

季羡林点点头很直白的说道。

“刘主编,你也来了!”

“好的,谢谢董老师。”

虽然刘新武在人民文学发表了《班主任》,但是别忘了,他的本职工作可是京城出版社的文艺编辑啊。

就跟后世伱在学校里中了大奖,你可以自己留下,但是也可以顺手拿一部分出来给班里买点东西。

尤其是在政审的时候,D员其实本身就代表了政审的合格。

“长河,快来。”

董文军笑呵呵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很想说,我也是看你前世投了班主任,才大胆的把《一个知青的死亡》写出来去投稿的。

“行,能让我入就很惊喜了,一年算什么!”

董文军这时候拍了拍李长河的肩膀,认真的说道。

“这次学校有一批入D的名额,咱们系里拿到一个,本来老师们还在纠结着名额给谁,最终开会拍板了,给你!”

这个时代入D的申请还是非常严格的,不是真正的优秀根本不给你审批。

这一次文学社复社,学校这边,校D委副书记马石江,副校长季羡林,一级教授朱光潜,王瑶,鲁迅先生的挚友章庭谦(川岛)等人都会出席。

“那可太惊喜了,董老师问我的时候我都蒙了!”

再比如现在的法律系上课,禁止其他系的学生旁听,但不是完全禁止,你也可以申请旁听。

李长河是从后门来的,因为后门离得宿舍近。

很显然,学校团委做摸底调查,他们这些同学肯定是早就知道了,只是都瞒着李长河而已。

对于这些,李长河都没管,这个钱来的比较意外,他拿到之后也是借着这个来路,顺水推舟的做了这件事。

也有些人倒是知道李长河有钱,当作家赚稿费,连国家的助学金都只领最低档的那个档次。

李长河这时候不惊喜也得“惊喜”啊,当即特别“惊喜”的说道。

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海文在地方上已经入D了,而李长河不是D员。

除此之外,他们还邀请了很多社会作家,比如说诗评家谢冕,作家刘新武等等。

李长河轻笑着说道。

这一百人里面,法律系占一半,六十个学生,全部都是D员。

图书馆里面,李长河来的时候,陈建功他们已经在这里忙碌了起来。

可惜了,他志不在此。

这也是现在李长河名声大噪的原因,虽然他不怎么参与作家的江湖,但是江湖上开始流传起了李长河的传奇。

李长河见各位大佬和一级教授们走过来,立刻上前恭敬地问好。

别看姜明安他们跟李长河关系好,但是他们的教材李长河是看不到的,运气好遇到他们拿着能看个封皮。

“只不过我不用的时候给同学们提供些方便而已,有什么好心疼的。”

有些人纵然是想借钱,也没有人可借,毕竟身边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富裕。

教材都是绝密级的,上面盖着机密印章。

李长河诧异的看着陶海肃,陶海肃认真的说道:“等你交上申请书,学校那边上级D委还会派人跟你谈话。”

“百分之百,询问了那么多同学,没有一个反对,你小子人缘够好的啊。”

而收到茅盾先生的回信之后,五四文学社也确定了复社时间,定在了九月二十三日,也是周六。

董文军看着他,似笑非笑的说道:“你怎么知道没公开选?”

除了日常的上课,学习,图书馆查资料之外,文学社也终于等来了茅盾先生的回信。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九月二十三这一天。

刘新武这时候一脸懵,我特么还没给李长河开口呢。

究其原因,就在于《伤痕》很多剧情点跟李长河的类似,被认为是模仿之作。

来到图书馆门口跟邹士方打过招呼之后,刘新武就来到了李长河的面前,颇为激动的说道。

入D这件事情,李长河他们小小的庆祝了一下,没有去长征食堂吃饭,而是选择了篮球场打了一场篮球赛。

“对,等大会后再聊,走,新武,咱们先进去!”

刘建青果断拉着刘新武往会场里走去。

“你就是李长河?我听说你会功夫,有机会咱俩切磋一下啊?”

感谢薇尔莉特公主殿下随个风大佬的打赏,鞠躬拜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