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游标卡尺

“谷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少时得遇异人,授公输遗简,曾为工官下属,我等均为逆军自宛城强征至此。”

顾易为了加重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分量,在原身的工匠身份上,添加了一点“异人授艺”的神秘经历。

自从有了广为流传的,汉初张良遇黄石公之事,类似事迹就成为了汉人喜闻乐见的经典桥段。

只要当事人真有本事,没人会去追究异人的真假。

果然朱佑闻言,心中暗惊:此人果然有异才。

虽说本朝自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民间藏书中,仍有百家诸子的众多记载。

朱佑曾借读过一卷《淮南子》,所以他知道公输之名。

有公输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

得公输传承之人,必然精通各种攻城器械的制造。

而朱佑知晓,眼下偏将军的长兄刘演,正领军攻打宛城,若是有了更加精良的攻城器械,岂不是极大助力。

一旦攻下宛城后,肯定少不了自己的举荐之功。

想到此处,朱佑更是面露喜色,连带看向这堆匠人的目光,就好像看到了一大堆活蹦乱跳的功劳。

在自己举荐这位谷姓大匠,完成器械打造之前,宛城千万不能被攻下。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当即躬身道:“公果然大才,如今我军攻打宛城甚急,若再得器械之助,必能一鼓而下。”

“兵贵神速,公等尽快随我返回昆阳,吾必举荐与将军。”

顾易发现自己挂上公输传人的名头,效果是立竿见影,起码不用继续在河边空耗时间。

朱佑这一什人马,自然带有备马,当下顾易就获得了上马同行的优待。至于其余匠人,只能步行在后。

朱佑明白打造器械,仅靠顾易一人是不可能的,肯定离不开这群匠人的协助,如今的昆阳城中可没有这么多的工匠。

尽管他心急如焚,但马队的行进,还是尽量照顾了步行人群的速度。

当一干人等能够望见昆阳城墙之时,昔日的莽军大营已是面目全非,负责打扫战场的辅兵,正在营地中忙忙碌碌。

返程中途,朱佑就已派了一名下属,提前回城打探刘秀的消息,以便自己能够在回城后的第一时间找到偏将军。

好在这名下属,没有辜负朱佑的期望,在队伍抵达莽军营地外围时,士卒回报消息,偏将军与城中诸将,正在城外的陨石坑处。

朱佑安排下属先带着队伍返回城中安顿,自己则奔向陨石坑所在的方向。

此时的大坑四周,早已被众将的亲卫围得严严实实,毕竟士卒与将军同样都有好奇心。陨星天降这种罕见之事,绝大多人都只听闻过民间传言,能够亲眼见到的真是凤毛麟角。

对于这些围观之人来说,此事可以拿来吹嘘一辈子。

朱佑策马而来,见到的就是一片人头汹涌的景象。

好在亲卫们多少还记得自己的职责,还是有部分人持械朝外守护。

朱佑靠近后,先是下马,栓好马匹,然后开始寻找刘秀的亲卫。

目光扫过之际,只见一名面孔熟悉的亲卫,正朝自己举手示意,连忙靠了过去。

原来此人正是先前监督朱佑一什兵卒,护送车驾回城的刘秀亲卫之一。

朱佑还未开口,就被这名亲卫连拉带扯,带到附近一顶残破的营帐之中。

“朱什长,为何在此?吾听闻,汝不是率部去追击败军了么?”亲卫肃颜问道。

朱什忙回道:“吾在河畔追击败军之时,偶遇大才,精通器械之术,对攻打宛城必有大助,欲举荐给偏将军。”

“此人吾已安排下属,送入城中营地安顿。”

亲卫闻言道:“将军此刻不便见汝,汝先回营中,此事吾稍后自会禀报。”

朱佑无奈之下,只能先行返城,好在大匠还在自己手中,倒是不怕被人昧下功劳。

顾易与一众匠人进入昆阳城中,偏将军刘秀所辖的营地时,营中剩下的马匹比兵卒还多。

因为大部骑兵出城追敌,尚未返回,营中留下的多是负责养护马匹,以及处理杂务的辅兵民夫,其中又有部分人被派往城外大营搜捡军资。

身着麻衣而非军甲的顾易,按律在营门前下马,及时收获了营门伍长诧异的目光。

怎么看都不像军中骑士的穿越者,在即将入营的一什骑兵中显得格外醒目,再加上随行的一群匠人,也不像是俘虏的模样。

朱佑倒是交代过本什之人,莫要冒犯这位大匠。

因而一名士卒越众而出,先是出示了本什腰牌,然后轻声道:“这些人均是莽军强征的匠人,被什长于城外解救,特送回营中,以助修复军械。”

营门伍长闻言,见有军中什长做保,这群人又多是衣不蔽体、手无寸铁之人。

来城外敌军已散,在这昆阳城中,这群青壮也闹不起什么事来。

一干匠人被带到了辅兵所居之处安置下来,而顾易却被引到朱佑这什人所在的营帐暂歇。

正当几名士卒打算解甲休息片刻,朱佑掀开帐门,见到顾易端坐于地,脸色由阴转晴。

自己手下的这几个家伙,总算没有耽误大事,

“谷公稍歇,待将军回营后,吾必携君面见将军。以公之大才,必得重用。”朱佑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

顾易想见刘秀也不急于一时,自己总要先拿点东西出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否则仅凭朱佑一个什长,即使与刘秀有些许同乡之谊,凭空举荐一名陌生工匠,恐怕刘秀再怎么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也不会轻易相信。

顾易在返城途中,已经想好了拿什么东西来取信于这位偏将军。

不过要打造这样东西,自己不仅需要一个能干的助手,还需要提前准备一样后世的工具。

这些工作都需要在面见刘秀之前完成,自己必须抓紧时间了。

“朱公,面见将军之前,需先制一物,以证吾之前所言非虚。”顾易笑道。

朱佑闻言也是一惊,自己被立功之心弄昏了头,竟未考虑到这点,万一被将军视为大言不惭之人,对自己的前途可没什么好处。

“吾与谷公同往仓曹处,公欲打造之物,所需物料,吾先出资换取。”朱佑开口就承包了顾易需要的材料。

好在顾易打算制造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以汉代的铁料质量,已经能满足基本需要。

后世使用碳钢材质的游标卡尺,并不少见,汉代的百炼钢,完全可以制造一把适用的游标卡尺。

急切的朱佑带着顾易,很快在营中寻到了仓曹掾刘义,当刘义了解顾易的需求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汝可知整座昆阳城中,也找不出一把百炼钢打造的兵刃。”

朱佑被仓曹掾喷得一脸唾沫,无奈的看向顾易。

顾易略作思考,回想起进城时见到的场景,拱手道:“请问城外收捡回来的残破兵刃,可否由吾挑拣一二?”

昆阳城中的军队目前虽然共领“汉”旗,但各部都自有统属。

打扫城外战场之事,也是谁捡到归谁,没有统一规划,毕竟这些军资可是增强自家实力的好东西。

因此刘秀营中也派出了不少辅兵,出城搜捡物资,如今仓库里已经堆积了一些待修复的兵刃器械,只是缺少工匠人手。

先前还是朱佑刻意强调了顾易的大匠身份,仓曹掾刘义才愿意接待,否则光凭一项私购军资的罪名,就足以将朱顾两人拒之门外。

既然这位大匠主动提起残兵之事,刘义当然不介意提前卖个好,毕竟后面可能还需要顾易配合进行修复工作。

于是刘义故作大方的领着两人,来到存放军械的仓房,吩咐守库士卒开启门户。

三人进入库房后,只见破损兵刃都堆在一个角落,显然早已经过一番挑拣,完好可用的另有存放。

顾易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在这堆兵刃中挑选起来,朱佑忙走过来帮忙。

打造一把游标卡尺,所需材料用量并不大,顾易翻拣了几件刃口卷起的刀剑,没有找到满意的材质。

一旁的朱佑突然从兵刃堆中抽出半截环首刀,对顾易道:“吾观此刀不少于三十炼,定是碰上了重兵刃,才残破至此。”

环首刀作为骑兵的常用兵刃,对于朱佑的专业眼光,顾易还是相信的,这半截刀刃已经足够自己的用量了。

出库后,朱佑掏出一串五铢,却被仓曹掾拒收。

刘义朝着顾易,拱手道:“待将军下令修复营中器械之时,还望谷公不吝相助。”

顾易笑道:“吾已归偏将军属下,份内之事,何劳仓曹吩咐。”

游标码尺打造的第一步,按照顾易的计划,是指导少年盘先制作一个木质模型出来。

毕竟这玩意除了顾易,在这个时代谁也没见过,先做出一个参照物还是很重要的。

相信以盘的手艺,这一步的难度并不高。

然后参照木质模型,再用精铁材料进行打造。

本站网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